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半年里,这堂特殊的党课

2016年07月01日 18:06:00 浏览量: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王民悦

  2006年,瓯海电视台要开拍另一部专题片《寻找红色记忆》。为此,电视台在泽雅镇五凤垟乡召开了老党员座谈会,全乡来了八九十人。

  而短短几年后,五凤垟乡的老党员只剩下十位了。很多家人回忆,老人们离世前还念叨着跟随共产党打江山的日子。

  这让叶剑平一度哽咽:“这一经历了残酷战争的特殊群体,正在加速同世界的告别。”而他,也因此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些老党员为国家出生入死、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以及老区人民对党的深厚感情。

  去年年底,叶剑平向区委组织部提议,成立一支慰问农村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的志愿小组,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的家里。

  这一提议,和区委组织部加强关爱老党员的工作计划不谋而合,立即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了区摄影协会会员的一致赞同。大家决定,除了带去“柴米油盐”等生活慰问品,还要拍摄老党员的个人肖像与口述、生活影像,以视频、录音、图文等多种方式挖掘红色故事,建立农村老党员的电子档案,并了解现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今年年初,志愿小组在仙岩街道渔潭村中共浙南一大会址集结出发,他们身穿“瓯海区党员志愿者”的亮红色马甲,肩挎“长枪短炮”,举着“踏寻红色足迹”的鲜红旗帜,走进一位位农村老党员的家中。

  每次活动,志愿者们轮流参加,除了叶剑平是全程参与,比较固定的还有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丁雷。

  丁雷告诉记者,根据解放初期的统计,瓯海辖区内原有2543名1949年7月前入党的老党员,其中大多数是农村党员。今年年初,统计到的农村老党员已经只有72人,而走访开始不到半年,又有7人相继离世,“再不赶紧就来不及了!”

  于是,志愿小组加快脚步,不定时地深入老区,在静谧的村巷里争分夺秒地追寻“红色”身影,“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晚一天就可能会有遗憾……”

  “他们对个人待遇都只字不提,这让我们觉得,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65位。这是过去半年,走访到的瓯海区新中国成立前农村老党员人数。其中年纪最小的83岁,最大的97岁。走近这一位位垂垂老矣的长者,志愿者们想:他们,会有些怎样的想法和要求呢?

  ——“现在生活太好了!那会儿参加革命的时候,想不到还有这样的生活!”

  94岁老党员金瑞生,住在丽岙杨宅村的一座老房里,门口的苔藓已逼近门槛,屋内没有电视机,也没有沙发,唯一的装饰是墙上的一张毛主席宣传画。

  今年1月8日,志愿小组来到他家,老人已经从久卧的床上爬起,早早地穿戴整齐,坐在竹椅上。深蓝色的外套盖住了他消瘦的身躯。由于年老多病,他已不大走动。

  “我父亲曾领导农民减租减息,后来成为交通员。我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学习了进步思想。”金瑞生说。

  解放后,他曾担任过10年的杨宅村书记。

  如今,老人和老伴住在一起,虽然日子过得拮据,但他深感满足。

  “我不需要什么,现在国家搞得这么好,农民有田有地种,我很高兴!”

  离别时,老人步履蹒跚,却一直坚持送到路口,他说:“你们今天来看望我,我明天就是死了也无憾。”

  几天后,志愿小组来到瞿溪肇山村,村口,远远看到一位头戴雷锋帽的老人。这位老人就是老党员苏恩有。他的棕色毛线衣上,别了一枚红色的徽章。

  叶剑平赶紧跑上前,一看,正是飘扬着党旗的党徽,“阿公,这是哪来的?”

  老人大声回答:“这是党徽啊,前些年组织慰问给我的!我一直戴着。”

  “您戴着干嘛?”

  老人被这一问问得有些诧异:“我是党员啊,当然得戴着,这是我的标志!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

  和苏恩有一样,用一生牢记和践行“身份”的党员还有很多——

  91岁的陈岩和,住在30年前建的破房里,房里没有电器,用的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灶台。老人身子差,眼神不好,记忆力衰退得也快。但让人吃惊的是,虽然记不清自己哪年出生,对入党年月却是脱口而出。

  95岁的周寿兄,一口气说出入党誓言——不动摇,不怕难,不怕死!他曾于解放后担任泽雅镇苏田村生产队长33年。那时工作没报酬,他义不容辞:“共产党把天下打下来交给我们,还讲什么报酬呢?”

  还有91岁的潘锡斌,解放前常为地下党送信,他说送信时要把信卷得很小很小,放在裤脚里,碰到敌人就要吞进肚子里。

  解放后,潘锡斌回到瞿溪“打小铁”,后来进了一家做缝纫机的乡镇企业,退休后一个月有3000元工资,子女们更是学有所成,在外地经商办企业。

  “有没有钱没关系,只要党还记得我,我就很知足。更不要说现在不干活还有工资拿,还有党的慰问金!” 潘锡斌说。

  这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让志愿者们感慨万千。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