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结好对子 找准路子 建好班子 金华村企结对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显成效

2017年05月11日 10:12:07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张越 金华市委组织部

timg.jpg

  金华市村多、规模小、底子薄,目前仍有集体经济薄弱村1588个,占全省总数的22%。为有效破解农村集体经济“一把米”难题,金华市出台了千家企业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相关意见。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积极动员非公企业参与帮扶,推动企业将产业优势、项目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结对村的发展优势。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已落实结对项目242个、到位资金1850万元,集体经济在建物业6000㎡。

  当好“红娘”,牵线搭桥、整合资源。坚持早谋划、早部署,全力加快村企结对、助力转化步伐。一是全面排摸。深入了解村企现状,广泛征求意见,选择1000家党建基础好、社会责任感强、发展效益优的企业与集体经济薄弱村结对,帮助薄弱村脱困,其中非公企业占92.1%,全市57家省、市双重管理非公企业党组织全部参与结对帮扶。二是精准对接。市县联动召开村企专题对接会,综合地理位置、产业契合、双方意愿等因素,推动制造工贸类企业重点与项目开发类薄弱村结对,生物医药类企业重点与药材种植村结对,商务贸易类企业重点与来料加工村结对,食品经营类企业重点与农产品村结对等,实现企业与薄弱村逐一有效结对。三是协议帮扶。市、县组织部门、两新工委指导村企双方签订帮扶合作协议,重点落实建强班子、启动资金支持、帮扶项目等职责,明确薄弱村转化项目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相关信息在村公示。

  做好“师爷”,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实行“帮扶六策”,从产业、信息、资金、项目、人才培育入手,找准薄弱村转化路子。一是产业强村。通过企业流转土地,建立种植基地,帮助村集体创收致富。比如,康恩贝集团与兰溪市盖竹里村结对建设“银杏基地”,流转土地8000亩,实现村集体年收入30多万元。二是物业扶村。发挥城郊村区位优势,用足用好留用地政策。由企业出资、村集体出场地和管理人员,合作兴办电商园、仓储、市场等,吸引外来投资,开展物业租赁经营,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旅游富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投资修缮古建筑、古迹,建设小景点等,扶持村集体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增收致富。比如,万里扬集团党委结对婺城区银坑村,出资建造红色教育基地,帮助打造红色旅游经济,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旅游收入超6万元。四是农贸活村。根据企业需求与当地产业特色,企业与村集体签订定向采购合同,由村集体组织当地村民种植、生产相应的原料和产品,由企业以适当价格予以收购。比如,金东区江东蔬果产业党委,帮助周芦、雅金、前贾村等组建江芦蔬菜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蔬菜基地,联系贩销大户定点供货,各村集体每年增收20多万元。五是项目带村。推动企业发挥项目管理、工程建设、品牌推广以及创意设计等方面经验,指导帮助村集体做好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广告推广和启动资金筹集等工作,帮助宣传推介农产品、旅游等特色产业项目,提高知名度,推动村集体自身“造血”。六是人才兴村。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企业有针对性地帮助村集体引进现代农业、水利光伏、古村落保护等方面专业人才。比如,浙江寿仙谷医药公司帮助结对村武义章湾村联系水利工程专家,对章湾村电站进行设备维修和扩容,将为该村增加年收入10万元。

  建好“班子”,强化保障、挖潜促效。着眼激发薄弱村内生动力,深挖薄弱村自身潜能,提升村级班子经营能力。一是力促村级班子更强。通过村企组织共建、事务共商、难题共解、挂职互派、考察互访等形式,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开拓班子成员视野,提升班子致富能力,为薄弱村打造一个懂经营、善管理、能带富的村班子。不少薄弱村党支部书记表示,“结对企业帮助理清了思路、联系了资金,村干部干事的信心足了,腰杆也直了”。二是力促薄弱转化更快。市级层面,实行每季一汇报、半年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县乡层面,对结对帮扶行动计划实施量化评分,每月张榜评比,以擂台赛促比学赶超。三是力促长效机制更优。将结对帮扶和薄弱村整转情况作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纳入基层党建报表抓深抓实。以都市区建设为引领,突出“共建金华”理念,建立跨县域合作帮扶机制,指导东阳、义乌、永康等市在完成本地经济薄弱村转化任务基础上,探索建立县域合作的物业园、产业园,同步帮扶浦江、武义、磐安等县的薄弱村转化。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