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建立健全“五水共治”体制机制
新昌:建立健全“五水共治”体制机制
2016年09月01日 18:12:42 浏览量: 来源:今日新昌 作者:杨玉墀
8月26日至28日,新昌县河道治理“一月一考评”工作小组对全县16个乡镇(街道)辖区内的相关河道进行考评。县环保局生态科技科科长陈浩东告诉记者,从考评情况看,河道总体上比较整洁,但也存在着零星垃圾、污水排入等问题。县治水办将尽快整理出考评结果,及时对考评结果进行通报,并要求16个乡镇(街道)限期对相应河段进行整改。
据了解,新昌县自2014年8月建立“一月一考评”制度以来,每月中下旬都要对全县16个乡镇(街道)辖区内的所有河道进行考评并排名。考评指标分6大项,每个乡镇(街道)选取3至4个点,主要考评相关河段在河面清洁、河中畅通、河岸整洁、河底清洁、机制健全等方面的情况。陈浩东说,考评路线根据乡镇(街道)上报的垃圾河名单,并结合上一次考评结果以及媒体曝光情况制定。为了达到突击考核的目的,检查路线是在考评前一天下午才确定的。
新昌县境内河道、水库、山塘众多,水网密布。多年来,受各种污水垃圾影响,不少河道遭受重创,变成了黑河、臭河、垃圾河。淘米洗菜、钓鱼捉虾、游泳嬉戏,这样美好的光景一度成为久远的记忆。2014年,随着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行动的号令,一场气势恢宏、声势浩大的全民治水攻坚战在山城全面打响。几年来,新昌县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源头治水、工程治水、机制治水,创新推广河道“认养制”,全县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7月27日,绍兴市水城办河长制调研工作座谈会在梅渚镇举行。新昌县自7月初举办河长通APP培训会以来,各乡镇(街道)纷纷启用移动河道信息平台“河长APP”,实现智能巡河、智能治水,助力河道长效保洁。“自从有了‘河长APP’这个软件之后,村级河长的脚步更勤,眼睛更亮,出手更快了。”梅渚镇党委书记蔡立君说,每位村级河长一星期至少巡河两次以上,发现问题随时进行上传,并马上通知河道保洁员赶到相应地点予以清理,充分提升了河道监测效率,为实现河道长效治理提供了机制保障。
去年5月,小将镇率先启动河道“认养制”工作,小将商会34家会员企业提供资金77.5万元,认养了该镇范围内80多公里河道。目前,县级以上148公里河道和大部分乡级河道已完成认养,认养资金达到286万元。新昌县还进一步拓宽认养主题,91个假日支部认养了城区河段,411支“村嫂护河队”定期开展村嫂宣传监督志愿活动,儒岙镇组建“民兵连河道保洁分队”,部分学校成立了“春泥监督队”,全民治水的热情空前高涨。
“五水共治”,长效是关键。新昌县通过机制创新,巩固治水成效,基本实现了长效治水。水,曾经是新昌的切肤之痛,如今却成了新昌人民的骄傲所在。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08-29象山:披荆斩棘治水千日记
- 2016-08-29万名大学生,跟着河长去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