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大学生,跟着河长去巡河
见证治水给家园带来的变化
万名大学生,跟着河长去巡河
2016年08月29日 10:00:08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江帆 黄珍珍 何黎黎
新昌“最美护河长”陈国诚给实践队员讲解潜溪江治水经验。 (团省委供图)
炎热夏日,浙江17000余名大学生走近河流,领略青山绿水的灵动与诗意。
今年暑期,由团省委联合省委宣传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举办的“青春护航G20,跟着河长去巡河”大学生实践活动,在我省各地开展,900余支大学生实践团队以行动助力“五水共治”。
作为浙江热度最高的词汇之一,“五水共治”引起大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因为,他们想去亲眼见证治水给家园带来的变化。
在他们的眼里,浙江的河流有了怎样的改变?用他们的力量,能为治水做些什么?通过暑期实践,又能收获何种启示?这个夏天,他们寻找“五水共治”背后的故事。
回归的清流,来之不易
“青山隐隐水迢迢,是处人家柳下桥。”出生在西施故里诸暨的周枭迪,是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队长。他的家在诸暨里浦镇白杜坞村,家门前不远处就有小溪流淌,承载着他童年的美好记忆。
“那时的夏天傍晚,村里老老少少都泡在溪水里。我也常跟着去小溪游泳。”想起这些,周枭迪露出一丝笑意。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泡在水里长大”的周枭迪越来越少下河,“溪水被污染,岸上堆满垃圾,溪流中再无人影。”小分队里感同身受的人不在少数。
“五水共治”开始后,白杜坞村治理河道和岸上垃圾,污水被纳管,慢慢地,清澈的小溪又回来了。因为见证家乡水环境的变化,加之学的是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周枭迪一直关注治水工作。
这一次,他与4名队友来到上虞,以当地的母亲河曹娥江为对象,开始为期一周的调查实践。“每次看到重变清澈的河水,心里总感到一阵阵震撼,‘五水共治’太了不起了!”周枭迪说,这里流淌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景。
对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与艺术分院的16名学生而言,这个徜徉于青山绿水间的暑期,同样难忘。他们组成“绘美·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新昌县七星街道元岙村开展为期21天的活动,几乎每天坚持沿河巡查。
成员们大多第一次来到这个山灵水秀的古城,跟着“最美护河长”陈国诚,沿着潜溪江细细寻访。“走进自然感受山河之美,更加感到生态保护的责任重大。”三维动画班学生钱阳在巡河日记中写道。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08-27永康:“一河一群”监督治水有成效
- 2016-08-26长兴:千名党员上岗治水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