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真挂实干 履职有为

———宁波市选派干部挂职锻炼工作记事
2016年10月10日 10:59:56 浏览量: 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黄合 勇祖轩

  图为挂职干部在重大项目现场。

  图为援藏干部在对口支援比如县开展挂职工作。

  编者按

  挂职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成长经历;对整个干部队伍来说,是一种重要的选才、育才方式。

  如何在新常态下不断提升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素质能力?如何让干部真正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自我提升?如何为宁波的发展打造一支有眼界、有胸怀、有能力的干部队伍?

  在宁波,通过选派干部前往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工作任务、重点开发区域进行挂职和开展跨条块、跨领域、跨体制互派干部挂职,奔赴西藏、新疆、贵州等地开展援外挂职,前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和国际先进城市挂职,从发挥优势、提升素质、助推发展等多个角度,创新给出了关于干部培养的个性化方案。

  据统计,过去三年间,宁波市共选派3554名干部到各类岗位挂职,其中选派到重点工程和基层一线挂职2680名、市外挂职254名、上级部门挂职59名,无论是在助推宁波和挂职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是在锻炼干部能力素质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主战场

  干出过硬实绩

  助推中心大局

  下基层,到一线,不当“看客”当“干将”。

  这是宁波对广大中青年干部的殷殷期待,也是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现实选择。

  热火朝天的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事关百姓利益的安置房建设项目、社会关注的民生实事工程……在重大工程项目、重要工作任务、重点开发区域,在需要干部挺身而出的“硬骨头”面前,都有广大中青年干部一线拼搏的身影。

  “‘三重三跨’是时代发展给予的重要机遇,是改革攻坚交付的重要使命,是组织关爱寄予的重要期许,希望广大挂职干部精神面貌有新跨越,不断激发新状态;能力素质有新跨越,努力聚焦补短板;作用发挥上有新跨越,主动作为攻难关,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市委组织部负责人如是说。

  实践证明,好干部都是“干”出来的。

  2013年,针对重大项目推进中的“中梗阻”问题,宁波市创造性地推出“审批代办经理人”制度,让熟悉流程、精通业务的挂职干部,专门为重大项目审批提供无偿代办服务,通过年轻干部为企业项目“跑腿”,让过去似乎“两眼一抹黑”的行政审批驶入了“快速道”。

  来自市旅游局的代办经理人邵道良利用自身业务优势,指导业主单位做足审批前期准备工作,帮助总投资6.7亿元的瑞丰国际商博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项目审批;来自市粮食局的代办经理人陈莉萍,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优化公交场站项目审批环节和流程,为项目前期审批缩短了近2个月时间……

  2015年,宁波市再次打通体制藩篱,首次推出“三跨”挂职,打破部门、行业、体制的限制,在市级机关、高校、企业(含国企和民企)、基层(含县市区部门和乡镇街道)之间开展跨条块、跨领域、跨体制的互派干部挂职锻炼。

  “跨体制互派干部挂职,正是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针对宁波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特色的现实考虑。”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些机关干部对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缺乏深入了解,系统性主题性调研也不够,通过这样的挂职契机,正好可以通过岗位互换增强市场经营主体和服务管理主体的交流对接,防止出现“拍脑袋”决策的情况。

  提升的不仅是效率,还有干部的服务意识。通过沉到一线,挑起担子,挂职干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提升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实实在在地诚心为企业群众服务。

  今年上半年,市“三重三跨”挂职锻炼启动,231名挂职干部启程奔赴深化改革的最前线、攻坚克难的主战场。其中,涉及重大项目56个,年度计划总投资320多亿元,平均每个项目5.7亿元,其中单体10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上海大众宁波分公司扩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额达90亿元,规模最大。

  有了之前的经验积累,今年“三重三跨”的“破难”“攻坚”的氛围更为浓郁,重大项目涉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各个方面,挂职单位涉及全面深化改革各个领域和环节。面对经济发展的“险滩”,项目推进的“中梗阻”,挂职干部需要发挥的是“急先锋”作用,当好深化改革主战场上的“特种兵”。

  截至上个月,55个挂职干部服务项目已完成投资16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8%,其中,宁波市社会福利中心改扩建项目、东部新城高级中学等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8名代办经理人共服务项目111个,合计解决项目问题41个,完成审批事项69个;督查组反映需要市级层面协调解决项目13个,涉及征地拆迁、审批、资金保障、方案调整、关系协调等多个领域。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