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嘉兴桐乡:一场“河长”治水的桐乡实践

2016年09月30日 07:38:52 浏览量: 来源:今日桐乡 作者:周玥

  万人巡防之下

  由“河长制”到一座城的护水觉醒

  据统计,2016年1至8月,桐乡市级骨干河道中,有10条Ⅲ类水,17条Ⅳ类水。市级骨干河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均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改善5.44%、10.62%、20.87%。市域以Ⅳ类水为主,提高Ⅲ类水比重的3年治水目标提前实现了。

  “成绩固然可喜,但也要冷静下来思考,有哪些成功经验,有哪些不足之处。”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治水是锻炼干部、考验干部的一场硬仗,既要宏观谋划、又需具体落实。

  这个夏天持续高温,给“清三河”防反弹带来巨大压力。受高温影响,部分平原河网,尤其是一些断头河,水体基本不流动,又没有生态补水,河道自净能力很低,河底淤泥厌氧发酵加剧,大量淤泥随着甲烷气体浮到水面,极易发黑发臭。

  为了与高温酷热斗,为了防“三河”反弹,桐乡的大河边,小沟旁,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早上五六点,当许多人还在空调中美美沉睡时,“河长”、“段长”、“公里长”,河道警长们一个个身影就出现在河边;无论是河头浜底,还是桥堍涵洞,每一处都留下他们脚印;走走停停,细细查看,小到一个丢弃塑料袋,大到成片的浮萍水葫芦,无不聚焦他们的目光。

  此次大巡河,更是让凤鸣街道建胜村村民欣喜,一条未清理的小河沟——金家村浜引起了“河长”们的注意。尽管该河沟内已基本干涸,“但不是说因为这条河不起眼,就不用管了。”当天,顶着炎炎烈日,凤鸣街道组织人员现场办公,制定治理方案。第二天一早,挖掘机就开进了金家村浜,进行清理。

  火辣辣的太阳,挡不住全市护水、治水人员的脚步。持续两周的“万人大巡河”行动,共计巡河1.083万次,发现整改问题上千个,全市水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一条条曾经的黑、臭河变得“水活了、岸清了、景美了”。8月,桐乡市治水办、市体育局和市冬泳协会在全市范围内共同发起了“检验治水成效、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广大群众踊跃参与,足迹遍布12个镇(街道)和振东新区、经济开发区的大小河道,“以身试水”感受桐乡“五水共治”的成效。

  治水两年多时间,这样的变化,让“诗画水乡典范”的桐乡梦变得愈发清晰。同时,一张由市、镇、村级河长领衔,全民参与监督、联手共护的治水“互联网”,也已然在桐乡铺就。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