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嘉兴桐乡:一场“河长”治水的桐乡实践

2016年09月30日 07:38:52 浏览量: 来源:今日桐乡 作者:周玥

  “河长制”是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和关键之举。在桐乡,共有2499名市、镇、村三级河长承担着从大河流到小沟小渠的“管、治、保”重任。随着“五水共治”号角吹响,水环境作为展示城市生态文明最直观的窗口,释放环境供给侧改革红利、提升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高水准落实“河长制”成为最根本、最内在的需求。

  桐乡通过一系列具体实践,扎实破解“河长制”落实难问题,喊响“誓夺大禹鼎”口号,治出了“责任在我”的河长担当意识,治出了“脚上带泥”的巡查常态,更治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面貌:一条条河流逐渐变清,重现儿时美景;全市水质以Ⅳ类水为主、Ⅲ类水河道逐渐增多,一改过往水质以劣Ⅴ类为主的旧面貌。

  “河长制”背后

  2499名河长的责任与担当

  桐乡是平原河网,水体流动性不强。境内共有河道2622条,85%河道为过境水,既没有自己的源头活水,且河网水质以Ⅴ类为主,治水的压力不小,担子不轻。

  改变窘境,桐乡率先从调好“内部机理”着手:一套河长治河的“河长制”管理体系,在全市层面铺开。全市河道实施市、镇、村三级“河长”制度,分别由市、镇(街、区)、村(社区)三级党政领导担任,并落实相应责任部门,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目前全市“河长”共有2499位,其中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担任32条市级骨干河道的“河长”,镇级河长296名,村级河长2170名,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形成各级“河长”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机制。

  桐乡市境内河道交错联通呈网状分布,正因为此,桐乡治水不在于河长单打独斗,而是2499位河长拧成一股绳,问题一起找、方案一起订、会议一起开,从而治理联手、成效联享、责任联担。

  抓住“河长制”这个牛鼻子,实现市级河长常督查,镇级河长常研判,村级河长常管护。前段时间,来自市农经局的河长钟惠荣在日常巡河中,发现位于崇福北三里桥附近有偷排现象发生,河道水体颜色变化明显,他当即把这一情况反映给镇治水办。接到消息后,崇福镇治水办汇报镇主要领导,并快速做出处置方案,汇同市环保执法大队到达现场调查处理。调查发现,该小作坊从事垃圾回收再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未经任何处理就通过管道直接排入河中,情节恶劣。

  综合行政执法、公安部门对现场电源进行切断拉闸,并把该点生产设备(粉碎机)现场分解,由综合行政执法崇福分局扣押。

  而这场快速反应的现场处置,只是桐乡全面落实“河长制”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全市经各级河长发现问题4367个,目前已整改落实4218个,已列入整改计划149个,问题化解率达96.59%。

  一个个水里、岸上问题的发现解决,反映出桐乡“河长制”最大程度地整合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执行力,打破了早期工业污染归环保部门,河道、保洁归水利部门,生活污水归城建部门的治理格局,形成了以“河长制”管理体系为主导,各个部门参与联合治水的良好生态链。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