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桥:身有所栖 心有所寄
绍兴柯桥:身有所栖 心有所寄
2016年09月28日 08:08:39 浏览量: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林佳萍
近年来,礼堂“文化+”效应持续显现,“+宣传教育”、“+基层党校”、“+乡贤基金”、“+文艺团队”、“+乡村游”、“+众筹”、“+学堂”等礼堂“文化+”形式,为文化礼堂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上虞崧厦镇祝温村是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村文化礼堂在杭兰英书记的打理下,融合了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群众文化等各种元素,成为红色家园。
嵊州西鲍村文化礼堂有一面长达千米的文化墙,村里七大族祖训一一上墙,教育教化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村文化礼堂还增设福寿安康、喜结良缘、军营建功、金榜题名、开蒙启智“五榜”,受到村民追捧。
越城区富盛镇董溪村在礼堂表彰好婆媳,定格乡村最美瞬间;袍江斗门镇荷湖村文化礼堂的乡村记忆馆成为“不收门票的景区”。各地还充分发挥礼堂阵地作用,开展春泥计划、村娃学堂活动,文化礼堂成为留得住记忆、记得住乡愁、弘扬正能量的主阵地。
打造村民的精神驿站
润物无声,启人心智,这是文化的力量。
莲花落、折子戏、小品、舞蹈……9月17日晚上,柯桥区齐贤村文化礼堂内热闹非凡,该村周末剧场正在举行一场由镇文艺骨干和村民共同参加的文艺演出。“现在,村里每个周六都有演出,有才艺的村民都可以上台亮个相。”齐贤镇文化站站长徐祥虎说道。
在绍兴,文化礼堂不一定是村里最好的房子,但一定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依托农村文化礼堂,通过寓庄于谐、寓教于乐“接地气”的文化活动,将文明之风吹至村民心田。
在越城区鉴湖镇王家葑村文化礼堂,每年都会举办“元宵节、爱心节、葡萄节、戏迷节”四项活动,不光全村老少踊跃参与,还让周边乡村的群众慕名前来,形成了礼堂走亲之风。“我们的农村文化礼堂不仅要成为农村文化综合体,更要成为广大村民的精神驿站。”鉴湖镇王家葑村妇女主任许亚群在采访中说道。
文化礼堂怎样传承乡土文化、弘扬现代文明,绍兴的经验是:硬性植入不如潜移默化,“送文化”不如“种文化”,通过打造一支扎根基层、扎根乡村的文化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培养农村文化能人,把文化真正“种”进村民心里。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文化礼堂已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近万场。文化礼堂建设,不仅开创了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新局面,增强了农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09-27宁波江北慈城强党建助力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