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桥:身有所栖 心有所寄
绍兴柯桥:身有所栖 心有所寄
2016年09月28日 08:08:39 浏览量: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林佳萍
9月24日,绍兴市柯桥区举行“幸福柯桥”村歌创作演唱大赛,来自柯桥区128个村(居、社区)的参赛者,用一首首原创村歌,讲述乡村好故事,传播城乡好声音。
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文化。在绍兴,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农民心田。
“正是文化礼堂,把现代文化的种子种进乡村,让文化的幼苗在这里茁壮成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伟英说,文化礼堂是为农民打造的精神家园,让其在“身有所栖”后“心有所寄”。
构建农村文化矩阵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在嵊州市三界镇南街村文化礼堂,传来朗朗童声。这里正举行着一场孩童开蒙仪式。据了解,近年来,这样的开蒙仪、成人仪等文明礼仪活动,已经成为全市礼堂文化的重要内容。
文化礼堂的出发点是文化,落脚点是礼。而礼堂建设的初心就是“寻礼”——一场建设农村精神家园、重构乡村文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探索之旅。
这条“寻礼”之路,绍兴已走了近4个年头。这4年间,全市建起文化礼堂491家,先后有4个区、县(市)被评为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并逐渐形成了“一村一品、一堂一景”的特色礼堂文化。
在上虞道墟镇新屯南村,礼堂外的新二十四孝图墙绘格外引入注意。作为上虞首批礼堂建设村,新屯南村一直着力打造着“孝”文化品牌。建造孝德园、信义墙、信义林,开展一系列“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让“孝”走进百姓心中。
而在诸暨市,“一个礼堂对应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对应一个礼堂”让文化礼堂个性鲜明。诸暨东和乡十里坪村文化礼堂,以非遗地方小戏“西路乱弹”为主题,讲述往事,展示精美实物,成为了非遗优秀传承基地;王家井镇洋湖村以“陶艺文化”为主题,利用旧村房建设“洋湖陶艺馆”,仿照烧制工场,展示制作工艺……
将政府建礼堂的外部推动力转化为村民的内在需求,将礼堂从物质的外部形态转化为村民的精神和情感要素,让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农村文化阵地综合体,是绍兴文化礼堂建设一直以来努力的目标。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09-27宁波江北慈城强党建助力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