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金华永康街角小品建设扮靓五金名城

2016年08月18日 16:28:34 浏览量: 来源:金华日报 作者:孙武斌

1470239455763.jpg

  “党建+”街角小品点亮美丽乡村

  不仅城区在悄然蜕变,农村、企业、两路两侧等嬗变也在悄然发生:一只只被遗弃多年的罐瓦拼凑上墙,点缀上绿色植物成了新亮点;一堆堆垃圾清理后,精心装扮成赏心悦目的绿化带;一座座老房维修、彩绘后留住游客品乡愁。

  “干事创业,党员干部要先行。”永康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永康在710个行政村党组织中开展了“美丽乡村·党员干部先锋行”活动,以“党建+”的概念推进街角小品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让每个党员把身份亮出来。永康投入300多万元对全市各村统一设置党员先锋形象专栏,全面规范党建宣传窗口,要求每名党员在参加重要会议或重点工作中佩戴党徽,亮挂“党员家庭户”,在党员干部责任区设置公示牌,将姓名、职务、责任等内容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如唐先镇白莲塘村33名党员发扬“付出不求回报”的仪门精神,身穿印有鲜红党旗的T恤苦干数月,打造青砖黛瓦、鹅卵石铺道的古朴小村。

  让每个党员把承诺亮出来。各镇(街、区)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美丽乡村·党员干部先锋行”集体承诺,围绕推进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承诺“十带头、十个不”,签订环境整治承诺书,并在显眼位置进行公示。前仓镇溪坦村位于330国道边,属于文教用品集聚的集镇村,可谓是寸土寸金,可这也成为乱堆、乱搭、乱建问题突出的诱因。溪坦村党支部将溪坦村当前环境的“脏乱差”的短板搬上了屏幕,并将53名党员房前屋后乱堆放的130多张照片直接做成了20米的公开墙。这一下,53名党员坐不住了,大家纷纷表示带头整改,为群众作出榜样和示范,并对照公开墙上整改清单和期限,带动包干区块群众,以点带面做好整洁家园工作。

  让每个党员带头行动起来。实行镇村两级分层亮化,镇(街道、区)层面专题公示栏,对每名村主职干部带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示范路”打造等情况定期进行公示;村公开栏中开设党员干部专题公示栏,对党员干部自家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情况以图片等形式及时进行公示。城西新区金山头新村是下山脱贫的移民村,既没有土地,又缺乏集体资金。村周围全是乱山岗,村环境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今年,金山头新村抓住永康市政府打造“街角小品”提升城市环境的机会,绘制了美丽乡村美好蓝图。在没有村集体资金的情况下,该村党支部书记申屠新军利用自己从事装潢工作的经验,坚持自己设计、自己创作、自己建设,用脑力、人力弥补资金短缺,把原金山头村的资源和特色充分运用到“街角小品”建设上。

  凌晨3时多,申屠新军带领3名党员到50公里外的旧村山上砍毛竹,并把毛竹一根一根背下山,运回新村,以此为原材料自制一处处“街角小品”。拔草、清扫,腾出村庄边角地,建设绿化带、增添毛竹栅栏、打造文化广场,扮靓村庄环境。结合推行垃圾分类,申屠新军还给每家每户的垃圾桶做了“新衣”———“山”型的三个竹栅栏并排,中间放垃圾桶,两侧由村民自发创意绿化种花。村民都被动员起来绿化自家门口,户户多了一丝绿意,整村就能串点成线,形成绿化长带。如今的金山头新村,一竖竹墙、随处绿意、遍地竹艺小品,可谓移步换景、别有竹韵,具有本村特色的街角小品逐步形成,大大提升了村庄环境。

  据介绍,目前,永康全市两万多名农村党员、4600多名村干部均签订环境整治承诺书,开展环境整治活动1500余次,成为美丽乡村风景线上一道耀眼的“红色风景”。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