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金华永康街角小品建设扮靓五金名城

2016年08月18日 16:28:34 浏览量: 来源:金华日报 作者:孙武斌

u=1314093510,2086958893&fm=11&gp=0.jpg

  “工匠小品”为五金名城添彩

  “这组‘匠心永康’的绿化雕塑,高大、时尚、有气势,具有永康特色,每次路过我都要多看几眼。”昨天,在永康市区紫微路与九铃路交叉口,一尊巨大的金鼎被绿色植被包裹,市民倪先生每天上班都要经过这里,总是忍不住停下来仰望金鼎,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这一个鼎需要400多平方米的绿化植物进行覆盖,鼎壁用钢筋焊接而成,鼎壁内部则是植物所需土壤。”永康市园林管理处主任何贡献说,以前,紫微路与九铃路交叉口的绿化草坪被严重踩踏。新设计的这组街角小品以“绿化+文化”为主题,将环境治理与文化特色相融合,整乱治脏,突出美化、文化。这组立体雕塑融合了五金元素,主题就是匠心永康。

  给市民带来惊喜的不仅仅是这尊标志性的“绿色金鼎”,在三江广场,一组新建的象征爱心、和谐的立体雕塑也成为市民健身时常常光顾的地方;在永康江两岸,穿上“绿色花衣”的电表箱;永康市区康庭酒店对面的绿化带中,一组造型别致、竞相辉映的“星月”灯光秀,也吸引了大批市民拍照留影,给夜晚五彩的永康城再添一抹亮色。

  今年以来,永康遵循精致、经济美观、兼顾功能等原则,率先提出全域化推进“街角小品”建设,城市角落处处展露新颜,一处处标新立异的新景点呈现在市民眼前。根据目标,永康今年计划建设“街角小品”项目5000个,估算投入共计9.9亿元。目前,永康出台一系列政策,明确了上千万元专项资金奖励补助。截至目前,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认筹、群众自筹,各级部门已投入数亿元,共启动项目4000多个,已建成项目2000多个,城乡“颜值”不断提升。

  经过半年多的摸索,永康创新了“三六五”工作法推进:即“三点同治”,整脏治乱去污点、以小见大抓重点、立意立品提亮点。“六大模式”,整村提升、企业共建、自筹自建、团队引进、招商引资、党建带动等。“五条导则”,就地取材、种出花境、天然之美、注重细节、突出特色。目前,永康初步实现了环境提升喜有成效,干群参与氛围浓烈,城乡居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满的干事新局面,金华市委书记赵光君为永康“街角小品”建设点赞,要求各县市学习推广。

  在有序推进“街角小品”建设工作时,永康以此为载体,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三改一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工作有机结合,坚持水岸同治,深化源头治理,不断改善流域水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推进“五水共治”向纵深发展。“‘街角小品’建设,实现了水岸共治,消除源头污染,流域水质不断改善,实现治水惠民、治水利民,使‘五水共治’向精细化发展。”永康市五水共治办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今年1~6月,永康江桐琴出境断面水质为Ⅲ类,主要指标氨氮、总磷分别比去年下降49%和30.9%,全市5个金华市控地表水断面中,全部消除劣Ⅴ类,有4个达到Ⅲ类。不仅如此,有永康人民“大水缸”之称的杨溪水库更是达到了II类水标准,水质100%达标,其中5月和6月还多次出现水质达到Ⅰ类水标准的记录。与水质转好又安全相比,不断显现的“永康蓝”更是让市民享受到治水带来的福利:今年上半年,永康市空气质量出现AQI指数优良天数152天,比去年同期增加18天,优良率达到83.5%,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许多市民都说,今年永康的天空特别蓝、溪水特别清,随便拿手机一拍,无需美图修饰,便是一幅幅艺术感极强的画面。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