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宁波江北党员干部用汗水“刷新”城乡颜值

2016年08月04日 08:23:17 浏览量: 来源:新江北 作者:王瑜 吴天云 王涛

  平凡坚守默默奉献甘当一粒火种

  “赵书记真的是累病的,要是及早去看早就好了,可他就是一直拖着。”说起病倒的村书记赵桂仁,姚家村主任梁善明心疼不已。

  近两年来,宁波江北区轮番掀起环境整治热潮,66岁的老党员、姚家村支部书记赵桂仁主动扛起了姚家村的环境整治大旗。寒往暑来,周末无休,长时间的辛劳工作让赵桂仁免疫力不断下降,今年上半年,赵桂仁患上了带状疱疹。尽管身有不适,但想到环境整治工作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他舍不得让自己请一天假,每天依然早出晚归,直到近期身体出现多处神经痛,连睡觉、穿衣都受到影响,才前去医院。

  “怎么这么晚才来?你现在这么多地方出现了神经痛,我们需要做进一步诊断。”面对医生的责怪,他只好低声地回应道,因为工作太忙,疏忽了。医生无奈,一边开方子让他去打针,一边劝他多休息,抽空去做复诊。领了药单,赵桂仁又赶往了村里。

  “一个共产党员要像一粒火种,既要燃烧自己,又要点燃群众。”在环境整治中,许多党员正用自己的一举一动诠释着这句话的意义。

  烈日下的中午,地面温度已经达到了50℃,洪塘街道经济适用房管理中心主任项江峰和村干部一户户地敲着门,耐心地为东兴路铁路沿线的十余户住户们讲解政策。

  因为大部分住户白天要上班,他把工作时间定在了中午和傍晚,吃过很多闭门羹,听过很多怨言,但凭借着20年的农村工作经验,“老项”还是一一敲开了老乡们的心扉。在整治过程中,他把洪塘辖区大大小小402个“两路两侧”整治点位走了个遍,排摸情况、制定计划、协商处置……根据整治点位的不同种类,一事一议,各个击破,一桩桩一件件毫不马虎。

  “老黄牛”,是同事们对项江峰多年来默默工作的形容。“老项不会开车,每天坐着公交上班,准时到村,下村都是自己打车,任劳任怨,从不说自己有困难,感人的事迹或许不多,但是能做到这样20年如一日真的让人十分佩服。”说起党员“老项”,同事们都竖起了大拇指。

  在实践淬火中历练成长

  在甬江街道庄桥机场周边区块环境整治行动中,33岁的党员池威武担任了此次行动的总协调,负责人员安排落实,为加快工作推进,他每天要露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衣服上全是盐渍,一天喝七八瓶水,都不用上厕所。”池威武说。在一次排摸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装满了油漆和香蕉水的房间。“香蕉水和油漆都是易燃易爆物品,周边人口这么密集,一旦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池威武赶紧通知搬家公司前来搬离,然而打遍各搬家公司电话,却没有一家愿意接手这个“定时炸弹”。不能把安全隐患留给群众!危急关头,池威武赶紧从附近村庄找来了几辆三轮车,连夜和租户一起消除了这个隐患。

  庄桥街道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的党员金赟,今年34岁,是一枚“剩男”,本来打算在6月份装修结婚新房,但由于连续大半年忙于环境整治工作,无暇顾及装修事宜,只得延迟了婚期。

  “没办法,结婚重要,但工作也很重要。”谈起自己推迟婚事的原因,他笑了起来。在金赟看来,环境整治早一天完成,家园环境就早一天变好,这会让更多人受益,自己的这点牺牲算不得什么。因为对工作尽忠尽责,金赟的未婚妻和丈母娘都觉得他很有责任感,十分支持和理解他。 

  来街道从事基层工作14年,金赟早已从昔日的懵懵懂懂成长为如今的有责任、有担当。由于环境整治任务量不断加大,去年5月,街道把他从原先的拆迁岗位上临时调到了环境整治工作中。安抚群众情绪,倾听群众意见,协调拆迁事宜,帮忙搬运各种物件……尽管工作复杂,金赟却进行得井井有条。“虽然有时候也会觉得工作挺难,但是看到经过大家一起努力,环境切切实实变得美丽整洁,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动力,只要坚持再坚持,很多困难就会得到解决,工作又可以继续推进下去。”金赟说。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