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寒冬送温暖 爱心送冬寒

2016年11月14日 14:58:34 浏览量: 来源:慈善公益报 作者:李济慈

  自民政部10月27日发布《关于做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的通知》之后,全国各地民政、公安、城管部门及各级医疗单位、慈善组织积极响应,投入力量,各尽其责,开展了多种多样具有针对性的救助工作,为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困难人员解决当务之急。

  据记者了解,为了维护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权益,民政部自2010年起已连续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作为历年冬季公益慈善活动的一个“规定动作”,“寒冬送温暖”早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起到了传播人间温情,体现社会关爱的重要意义。6年来,各级民政部门、中华慈善总会及各级慈善组织将“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作为一项关乎困难群众生活和安全的大事、要事来抓,精心安排,持之以恒,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各地送温暖 方式各不同

  同样是“寒冬送温暖”的主题,同样是“寒冬送温暖”的工作,但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工作思路不同,因此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与工作内容也是各具特色,不一而足。

  作为全国救助管理工作模范人物许帅所在的省份,河南省民政厅遵循民政部文件精神,号召各相关部门与机构以许帅先进事迹为引领,真正做到“视救助对象为亲人”,充分发挥救助管理机构“兜底线,救急难”的基本作用,积极与公安、卫生、城管等部门配合,因地制宜地设置开放式临时救助点,展开联合救助行动。省民政厅要求各地相关部门与机构组织人员在重点区域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地毯式”摸排,尤其是在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可能露宿的在建工地、城乡接合部、桥梁涵洞等地提高巡查频次密度、增设救助引导标志、发放救助宣传资料,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救助服务,保障临时遇困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据记者了解,河南省“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将持续至2017年3月15日,救助机构将落实24小时服务接待制,确保求助热线畅通。今年河南省冬季专项救助活动还将与“寻亲”工作相结合,通过加强与网络平台、公益组织的联系,拓宽寻亲渠道,帮助临时遇困人员尽快找到亲人,早日回家。

  山东省济南市民政局、济南慈善总会组织进行了“雪中送炭”取暖补贴发放工作,今年他们共向1600户困难家庭发放了57.6万元过冬补贴。

  据记者了解,济南市民政局入冬前即对全市低保家庭及处于低保边缘的城镇户口困难家庭进行了摸查,入冬后及时发放取暖补贴。这项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市民纷纷捐款捐物,体现了社会慈善的温暖。

  “雪中送炭”活动是济南慈善总会自2005年起开展的慈善救助项目,至今共支出善款545.97万元,救助贫困家庭约1.5万户。“雪中送炭”项目已成为济南市特色慈善品牌,先后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全省“最具影响力慈善救助项目”,被济南市民政局评为创建贴心民政服务 “十佳品牌”,被济南市文明办评为“优秀文化品牌”。

  在“寒冬送温暖”活动中,山西晋城市救助管理站将工作重点放在城市街头巷尾,主动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及时的衣、食、宿、医及返乡等服务。他们还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通告,号召大家当发现流浪乞讨人员需要救助时,及时告知市救助站或拨打110及24小时救助热线,力争将救助工作做到全方位无死角。

  记者从江西省九江市民政局获悉,九江市“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从10月底起延续至2017年3月15日。该项救助工作已在九江实施6年,民政部门建立健全了“四级救助网络”及“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救助措施,集中对车站、码头、桥下、涵洞、废弃工地等流浪乞讨人员避寒场所进行巡查,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在寒冬筑起一道安全屏障,确保避免因工作不当而造成冲击社会伦理底线的事件。

  九江市救助管理站还启用了全国救助寻亲网,及时将滞留站内的救助对象全部录入寻亲网,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身份检查和照料安置,对滞留站内的救助对象做好DNA数据采集工作,及时发布寻亲公告,并联系交通部门规范了救助专用车票管理,实现无现金购票制度,开辟了受救助人员及时返乡与亲人团聚的绿色通道。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