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了AED奇效 学好急救助他人
见证了AED奇效 学好急救助他人
2016年11月06日 10:27:07 浏览量: 来源:金华日报 作者:金璐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对于每个学过急救的志愿者来说,最欣慰的就是自己的技能发挥作用,挽救生命。前不久,金华志愿者周小玲通过了AHA(美国心脏学会)的Heart saver课程培训考试,拿到急救员证。10月30日,她出现在2016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场上,成为一名现场医疗保障志愿者。
今年上海大赛规模达到了3.8万人,赛事工作人员、医疗救护人员及安全保障人员共8000多人,还有100多台AED(便携式自动体外除颤仪)分布在重要赛段。除了招募学生志愿者外,也向全社会开放志愿者申请。5名金华志愿者中3人有医疗背景,另两人是资深急救志愿者。
初次服务大赛,周小玲就遇到险情,她所在赛段有一名选手倒下,心跳骤停。幸好大赛保障到位,成功挽救了这名选手的生命。当时周小玲在巡逻,没能参与其中。
在急救领域,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指病人心跳呼吸突然停止,会使全身重要脏器缺血缺氧,过了4分钟,脑细胞缺氧就会产生不可逆损伤。假如第一时间急救,阻止心脏病猝死的几率一般能达到50%左右。之前,这样的说法对周小玲来说,只是书本理论,但10月30日这天,她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及时抢救的作用。
当天上午9时许,周小玲与上海的一名医生志愿者在龙华中路赛段做保障。医生随身携带着AED,周小玲作为急救员,随身带了急救包和无线通话对讲机。随着到达终点的选手越来越多,他们的视野越来越差,医生建议她去巡逻一圈,以便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选手。
几分钟后,周小玲回到原地,却见医生正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把一名选手抬上担架!原来,就在这两分钟里,有名选手忽然倒地不起,口吐白沫、意识丧失,没有自主呼吸和心跳。见到这一幕,医生当即跪地,为他做胸外按压。由于当时医生手中没有无线通话对讲机,他只能急得大喊:“帮我找跟我穿一样衣服的人来。”幸好这时有个急救志愿者在高台上看到这一幕,赶了过去。两人轮流为选手做了共7组30次的胸外按压,做完前3组的时候使用AED为他除颤。不到3分钟,这名选手恢复了心跳,有了知觉,抽搐了几下。这时,医疗保障组的担架赶到,把他送到了大本营进一步救治。
事后,医生告诉周小玲,他虽然是急诊室医生,曾在医院抢救过许多危重病人,但那都是在医疗设备齐全的情况下。这次赛道保障,身边除了一个AED什么也没有,要徒手挽救生命,他从没这么紧张过!那台救过人的AED被厂家取走后做了分析,结论是选手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幸好在第一时间做了心肺复苏和AED除颤。
作为赛段志愿者,周小玲要为此事做书面报告,因没人记得那名选手的号牌,她只能去大本营寻找。那时,时间过了不到七八分钟,选手已经神志清醒,说话也挺大声,可见恢复较快。这让周小玲既觉得欣慰,又感到神奇。
虽然没能参与这次急救,但周小玲觉得见识过“黄金4分钟”的奇迹后,她对于学习急救更有使命感了,打算继续参与赛事志愿者服务,帮助他人。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1-01宁波WE志愿服务平台上线
- 2016-11-0116年,用心浇灌生命之树
- 2016-11-01我的“西湖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