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我的“西湖梦”

——三位人才的创业故事
2016年11月01日 20:27:46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赵 路 钱 雯 过 军

  “高校系”创客:浙江大学教授、杭州奥视图像负责人孔德兴

  今年10月16日,在云栖大会“医疗云专场”中,孔德兴的主题演讲引发了台下听众的阵阵惊叹。“原来,数学也可以这样用!”

  孔德兴和他的团队,正在运用云计算与大数据,解决过去人们难以想象的难题——例如,用几万个监控探头,在杭州的几百万辆车中,找到不系安全带、开车打电话的违章人员;又例如,用人工智能分析医学影像,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恶性肿瘤……目前,这些神奇的科研成果,已进入了杭州交警、浙大一院和北京301医院等实战范畴。

  孔德兴,曾先后在意大利、日本、德国、美国等地工作, 2011年,西湖区启动了关于人才引进的“325计划”。当年,孔德兴作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获得了西湖区给予的最高额创业启动资金支持。“我是学数学的,在很多人看来,数学像是飘在空中,很难落地。很庆幸的是,西湖区坚定地支持我。如果没有这笔宝贵的创业资金,也许就没有后来的科研成果了。”孔德兴感叹。

  教授带团队创业已在西湖区成为一股风潮。近年来,西湖区积极利用辖区浙江大学等高校集聚优势,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了一批教授创办、科技领先、富有规模效益的企业。目前,西湖全区已集聚了教授带团队创业企业200多家,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战场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器”。

  新生代企业家:“项氏兄弟”影业负责人项秋良

  项秋良曾在美院学版画。毕业设计展时,他在专业作品旁又搭了一个台,播放了自己录制的搞笑视频。结果看视频的人,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这个小小的“意外”,从此改变了项秋良的人生轨迹——2009年在转塘的之江文化创意园,他成立了“项氏兄弟”影业。一方面是因为离母校近,另一方面入驻园区可以享受房租减免政策。“没办法,当时真没钱。”项秋良坦陈。

  从最早满世界打电话找活干,到如今投资百万元拍摄网络大电影,仅用18天就收回成本,不断有合作方与风投找上门……7年过去,“项氏兄弟”已经度过了初创时刻。如今,他们的电影工作室,搬出了狭窄的小屋,换成总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开间,员工人数也超过了20人。“感谢伴随我们成长的之江文创园,感谢哺育了我们的西湖区。如果当初没有来到这里,也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项秋良说。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西湖区始终践行着对新生代“创客”的承诺。陈伟星的“快的打车”、方毅的“个推”、陈博的“热血三国”……一批“创业明星”正在用丰硕的创业成果回馈这块哺育他们的土壤。截至目前,西湖区大学生创业企业由初期的46家增长到1494家。

  “海归系”精英:腾展科技的创始人魏松祥

  今年9月7日,“叮咚”APP的开发者——杭州腾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挂牌。对于腾展科技的创始人——魏松祥来说,能与杭州结缘,缘自一次千里之外的“求亲活动”。2012年,西湖区人才办一行不远千里来到美国硅谷寻找优秀的创业项目和海归精英,遇上了已在美国发展了10多年的魏松祥。在慎重考虑之后,他选择回国,来到西湖区进行新一轮的创业。

  回顾这4年一路走来,魏松祥感慨万千。腾展科技作为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公司,需要进行海外收入确认,西湖区提供的“保姆式”服务让他非常感动。

  “西湖区人才办多次帮忙对接税务部门,使得公司及时迅速确认了所有海外收入。在腾展科技准备挂牌的初期,人才办又协调区金融办帮忙对接了多家中介机构。”魏松祥说:“我非常感谢西湖区各有关部门,数年来一直坚守当年在硅谷许下的承诺,为我们在创业路上提供的服务和帮助!”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