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解密韩国公益组织是如何得到政府认证的

2016年07月26日 13:25:54 浏览量: 来源:公益时报 作者:王勇

韩国社会企业“美丽商店”外景

美丽商店内景

  对于公益人来说,拥有一家既能产生社会效益、解决社会问题,又能产生经济效益、自我造血发展的机构,无疑是一件再美好不过的事了。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愿景,最近一两年,社会企业开始成为公益领域的热词。6月底举办的第二届社会企业与社会投资联盟年会便汇聚了包括徐永光、王振耀等在内的100多位关注社会企业国内外跨界演讲者。

  然而热闹背后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我国目前并没有正式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政策性文件对社会企业进行明确的定义和阐述,也没有权威的社会企业认证标准,社会企业是否可以分红的比例是多少等具体操作规范也还处于争论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考察了同在东亚地区的韩国,发现韩国在社会企业方面不仅已经立法,其政府更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社会企业振兴院,对社会企业进行认证、培育,目前得到认证的社会企业已经达到1548家,另外还有1400多家预备社会企业。

  韩国社会企业的准政府推进模式或许可以对我国的社会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法律:《社会企业育成法》

  中国引入社会企业概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一直以来什么是社会企业并没有取得共识,难以用一句或一段话说清楚。韩国则用一部法律对此作出了回应。

  早在2007年,韩国就颁布了《社会企业育成法》,并于当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对社会企业进行了定义:

  社会企业是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和就业岗位,在实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等社会目标的同时,进行商品及服务生产、销售等营业活动的企业。

  虽然有了定义,但并不是谁都可以自己说自己符合定义是社会企业,《社会企业育成法》规定社会企业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并从韩国劳动部获得认证。认证标准如下:

  1.组织形态:社会企业必须符合大总统令所颁布的5种组织形态(公益法人;非营利民间团体;社会福利法人;生活行业协会;除此以外的其他非营利团体)。

  2.付薪劳动者雇佣:社会企业需雇佣1人以上的付薪劳动者,进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

  3.以实现社会目标为宗旨:为弱势群体提供工作岗位或社会服务,提高地区居民的生活品质等。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