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勤耕苦读郑家人

2017年03月02日 08:55:41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本网记者 贾歆琰 通讯员 洪小岚

W020170210439304448031.jpg

  郑显理的全家福,门楣上的“耕读传家”是郑显理亲笔书写。

W020170210439306353760.jpg

  郑显理教儿子写春联,让勤耕苦读的家训薪火相传。

W020170210439306472026.jpg

  祖孙三代共读郑义门文化。

  被誉为“廉俭孝义第一家”的郑氏家族,在浦江合族同居340余年,郑显理是其中的一位后人。

  春节前夕,久居在外的郑显理带着妻儿早早回到郑家老宅,帮父母做菜烧饭、招待客人、聊聊家常。郑显理家中,一进门就能看见客厅上悬挂的全家福。照片是在郑家门口拍的,“耕读传家”四个大字是郑显理亲笔书写,也是他们一家的写照。

  “父亲教导我们的,就是勤耕苦读、礼义待人。”郑显理指着家中墙上挂着的“家训”告诉记者。虽然是很简单的两句话,却是郑家人生活、做人的信条。

  勤耕苦读薪火相传

  郑显理家靠墙有一排书柜,里面装满了各类书籍。

  “父亲一向喜欢看书,以前家里穷读不起书,父亲就自学,白天干活,晚上学习。”郑显理说。因为父亲的缘故,郑显理也跟着一块儿看,久而久之便养成了看书的习惯。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非常流行放电影。每次村口放电影,小伙伴们成群结队跑去,唯独郑显理在家中同父亲一起看书。“小的时候不是不喜欢玩,而是看到父亲在认真看书,自己不好意思跑出去。不过现在很感谢父亲培养了我爱看书的习惯。父母言传身教,率先垂范,这样子女也会学习。”

  正如郑显理所说的那样,现在的他也经常陪伴儿子看书,儿子在他的熏陶下,同样爱上了看书,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

  除了看书,郑显理在父亲的影响下还习得一手好书法。郑显理是一名思想政治课老师,他也讲授书法。14岁的时候,他已成为浦江书法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如今是浙江省高校书法家协会的副秘书长。“父亲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现在我也努力成为我儿子的书法老师。”郑显理笑着说。

  现在,郑显理的儿子13岁了,在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也练成了一手好书法。今年大门上的春联,就是郑显理父子二人合作而成的。

  礼义文化传承美德

  《礼记》有云:凡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郑显理一家非常讲究礼义文化,并付诸于点滴行动。

  郑显理回忆自己小的时候,茶余饭后,父母都会给他讲家族故事,大多数是关于先人的礼仪孝义。长大成家后,郑显理把这些礼义文化的种子撒进儿子的心田——“讲文明、懂讲礼貌,遇到长辈要问好,与人相处要热情真诚,做人要忠孝礼义廉……”这些都是他对儿子的教诲。

  郑显理说,任何事情他都是和孩子好好说,但是在要求孩子做到之前,自己肯定首先做到。这也是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父母做得好,孩子也就学得好。

  郑显理还小的时候,有一次随小伙伴偷了别人地里的番薯。郑显理父亲得知后,狠狠教育了儿子一顿,马上带着郑显理上门道歉,并还上了等额的钱。

  “印象中,父亲是个和蔼的人,唯独那次打了我,而上门道歉,更是比打还疼。他让我记住,不能干偷偷摸摸的事,要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郑显理说。

  每年春节,郑显理都要带儿子去“江南第一家”参观,让儿子懂得廉洁自律,学会行善积德,礼义待人。

  义门清风千载扬名

  郑显理在大学负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但这位教授还有另一重身份——“郑义门”研究学者。这身份,也是受其家族和父亲的影响而得。

  郑显理的父亲是江南第一家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出于对家族的挚爱,父亲曾发表了百余篇研究文章,被媒体誉为“江南第一家”文史研究的“活字典”,而所有的费用都由父亲自掏腰包。

  父亲的这份执着感染着郑显理。因此,除了担任大学教师,郑显理还致力于国学与传统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郑义门家族的文史研究。他从父亲手中接过棒,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家风的古为今用上,希望借郑义门的家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

  “我的成长,得益于家风和民风的双重熏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把博大精深的国学知识传播给大众。”郑显理说。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