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渔村家训凸显"斑斓海岸"文化魅力

2016年12月13日 07:28:37 浏览量: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察厅网站 作者:宁波市纪委

  宁波市“斑斓海岸”文明示范线在美丽的象山西沪港畔启动后,前来观光体验的游客已超万余人次。如果说“渔乐鲜境”是游客斑斓风情初体验的话,那么,渔村特质、淳朴家风这一精神文化大餐,则是让游客流连忘返、络绎不绝的根本原因。

  渔村家风、渔家德行在从配角走向前台,实现角色的反转、效应的逆袭,得缘于象山县黄避岙乡“斑斓海岸”开发建设对渔家特色家风家训的挖掘开发和巧妙植入。

  该乡历史人文资源丰厚,西沪港沿线一带从事养殖捕捞的渔民,在长期的耕海牧渔中形成了淳朴民风,不仅孕育了大批能工巧匠,更典藏了诸多村史家规。所以,该乡党委巧借精神文明示范线建设之东风,挖一挖家风家训、村史村情,一来可以警示当代,二来可以世代流传教育后人,三来也可展现“斑斓文明”,一举多得。

  该乡依托独特的山海资源和人文禀赋,以展示渔家百姓家庭精神风貌为内核,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挖掘历史文化、传承乡规民约、提炼家风家训、培育旅游景点,实现海岸沿线各村软件硬件全空间文化串联、全立体内涵嵌入,让乡村文化引领旅游魅力释放。

  走进这条斑斓文明示范线,深度体验乡村旅游中的村规民约和家风家训,踏上一条不同寻常而又朴实亲切的乡村文化之旅。

  

  深入民宿见识家风家训。该乡高泥村、塔头旺村每家每户都有家风家训,正是感受家风文化的好地方。在高泥村民钱同光家中,宽阔的院落、茂盛的花木和工整的字画,给人一种惬意的享受,客厅显眼处悬挂着“孝悌为先,诚实做人”的家训。当问到家训出处时,主人说,早几辈人就有这样的家规,后来政府又让退休教师来提炼整理的。他还表示不仅要将上一代的优秀品质传承下去,也要更好地教育下一代成才、成人!真可谓小家风大格局,一幅幅古朴精致的家风家训篆刻楹联,连成了独特风景线,使“斑斓海岸”增色不少。

  漫步古道饱览村规民约。一路古道林荫,和沿途秋景相映衬的是村规民约提示牌和乡史村史记录板。“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人之为道,唯孝为先”……这些村规民约、祖训警句以及当地名人要事记录,生动体验着这个村子的浓厚底蕴。游客拾阶而上,不仅健身,还可怡情,更能博闻明理。登顶一览斑斓海岸,入乡随俗、保护美景之情油然而生,真可谓“守规矩方能得悠闲”。

  欣赏“走书”品味渔家故事。去黄避岙乡,自然要看一看“走书”表演、品一品渔家故事、学一学渔村典故。乡村妇人陈亚娟,她用“走书”,把《黄避岙传说》唱到了西子湖畔,唱进了省内非遗文化名录。找个雅座,伴着舒缓的民乐,搭上当地独特的传统戏曲平台,声声入耳、余音绕梁。从早期“村姑解救南宋康王”,到近代“村民义捐近代军港”,还有当下“百姓让地修路造桥”,乡村典故中乐善好施、勤俭恭让的精气神,都是对现今不少人浮躁之风、娇奢之气的有力回击和劝诫,听后受益匪浅。

  体验赶海感受淳朴民风。如果说滩涂运动会是最接地气的旅游体验,那么渔家号子就是最震撼的斑斓印象了。“开渔喽!”游客一身渔民装饰,从起篷号子开始吆喝,时而跪骑河马抓跳鱼,时而摇橹撒网走船帮,拉网号子、摇橹号子,一下子就能把大家带进打渔人战风搏浪的豪迈意境,“石骨铁硬”的象山渔民方言也被演绎得妙趣横生。不接地气不知浅。赶海,其实是在搏击中求实、在渲泄中平静,淳朴渔民就像是精神的向导、心灵的老师,感染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也正彰显了渔村家风的一种外溢效应。

  夕阳西下,徜徉海边,画面唯美。渔港的美丽、渔乡的记忆、渔村的乡愁,把他们的村史家规、家风家训、渔村文化,写在脸上、挂在眉稍,也印在了每一个游客的心里头!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