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越乡家训筑品牌显效应
嵊州:越乡家训筑品牌显效应
2016年11月17日 09:35:40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本网记者 蔡琳 通讯员 卢秋键
嵊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家风家训文化源远流长,王羲之家规家训、崇仁裘氏宗谱……淳美家风滋养着嵊州这块土地。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嵊州市纪委始终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抓好“王羲之家训”品牌效应,探索具有嵊州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多层面、多形式的家风家训建设活动。
2016浙江省首届“嵊州农商银行杯”“越乡正道”故事创作大赛嵊州采风活动现场
专题片中,熏陶感悟书圣家风
“上治下治,敬宗睦族。执事有恪,厥功为懋。敦厚退让,积善余庆……”走进金庭镇华堂村,沿着3200米鹅卵石街巷,祠堂、家训馆、一清堂等大批明清建筑以及九曲水甽映入眼帘,无声诉说着华堂村丰厚的文化底蕴。在王氏祠堂前,翰墨飘香,一群身穿汉服、头戴青花帕的少儿,正在书写王羲之家训。这些俨然的小书法家,或凝神运笔,或潇洒挥毫,奔放流畅的草书,秀丽端庄的唐楷,朴拙典雅的篆隶,各种书体各呈风采,而内容只有一条:王羲之家训,优秀家风。
这是王羲之家训宣传片《浙江金庭王氏:书圣翰墨香 家规越千年》中的一幕幕镜头。今年8月,王羲之家训视频宣传片摄影组走进华堂,拍摄包括历史资料的探究、王羲之故居、文史专家的访问等各个方面。专题片时长16分钟左右,围绕王氏家规的主题,从家规来由、家规内容、家规解读、家规引领、家规传承等方面,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千年荣显、人才辈出的王氏家族以及保持其家族衍续发展的祖训家规的独特作用。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办的‘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将播放王羲之家训视频宣传片,在全国浩若烟海的传统家训中,王羲之家训的地位可见一斑。”嵊州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王羲之家规视频宣传片对廉政文化的传承进行了追溯,能进一步发挥家训家规的教化作用,在全社会实现以好家风促党风、促政风、促民风。”
实际上,金庭王氏自王羲之迄今已有五十九世,王氏家训中“和”“孝”“规”“学”“义”的核心理念代代传承,不断发扬光大,从古至今演绎出许多孝亲爱老、乐善好施、勤学不辍等感人故事,对当世影响深远。金庭镇党委书记徐有敏介绍说:“华堂古村是绍兴市最大的行政村,有近6000人口,其中4000多是王羲之后裔。多年来,全村100多名党员干部没有出现违纪违规现象,还涌现出了像王禄喜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干部,这跟家训树家风,家风促政风、党风是分不开的。应该说,家训的熏陶效果非常明显。”
王氏后人为小学生传颂家训
故事声中,口口传颂越乡家训
“在奶奶最困难的时候,邻居钱阿婆赠送的汤婆子给了她最温情的帮助,奶奶铭记于心,一直教育后人要与邻为善,与人为善,我也从小铭记奶奶的教诲。”这是2016浙江省首届“嵊州农商银行杯”“越乡正道”故事创作大赛嵊州采风活动的一幕,来自法院的邢柯琳拿着一张汤婆子照片正向省作家协会的汪志成讲述着,简单的故事,质朴的家训传递出越乡邻里有情的古风。“越乡正道”故事创作大赛,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和广大读者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展示嵊州家规家训对自身成长的影响,大赛开幕以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作品300余篇。
这是嵊州市挖掘本地家训故事,推进家风建设的一项活动。为进一步宣传本地传统家规家训故事,当地通过电视、网站、微信等平台,重点挖掘了嵊州历史上世代传承的优秀礼序家规文化,举办了“临羲之家训.书百家家规”等活动,并汇编了《嵊州百家家训集锦》,受到了广大群众干部的好评。
《嵊州百家家训集锦》共收录嵊州本地家训50条,涵盖金庭王羲之家训、崇仁裘氏家训等。翻开崇仁《裘氏宗谱》,每一条家训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诵于世,“敦孝行——明·洪武年间,崇仁敦睦堂第十世孙,因私造油车,被判刑到南京服徭役,后病重。其五个儿子争相替父去服刑,三个儿子客死金陵,其孝行感动崇仁乡里百姓……”崇仁古镇的老百姓常用这些家训和背后的故事来告诫子孙,这也形成了崇仁的门楣文化。
“优良的家训对个人修身、齐家和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家训背后的故事,也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有利于传承家训家教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等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嵊州市挖掘本地家训故事的意义所在。”嵊州市民间协会主席钱宁儿说。
学生在华堂村祠堂前书写王氏家训
越剧戏中,创新弘扬廉政文化
“当此大旱之年,竟有官僚擅开官仓,盗卖谷粮官商勾结,酿造私酒谋取暴利,致人民死活于不顾,看,这是余姚百姓,血泪斑斑的万民斩,把官府告下了。会稽不幸旱魔降,赤地千里草枯黄,五谷紧缺米价涨,饥民号泣遍城乡,郡县中酿酒成风不禁止,夺尽灾民口中粮,酒香浓时百姓苦,断酒才能救饥荒,本官近日颁严令,全郡禁酒封酒缸……”
这是越剧《王羲之》中的一段唱词,选取了王羲之开仓赈灾的一节典故,展现了书圣一身正气、清廉做官、关爱百姓的形象。王羲之一生酷爱鹅,鹅,洁白纯净、身高望远,就是他的形象代言人。为了在现场长2米、宽1.5米的宣纸上写好一个巨大的“鹅”字,王羲之的扮演者刘志霞临摹苦练了足有三个月。该戏先后赴北京等地献演,获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各位领导、专家和观众纷纷表示整部戏荡气回肠,足以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的品味和对大真、大善、大美的追求,这种思考和追求是全社会所需要的,更是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
创演现代越剧《王羲之》,是嵊州市做深王羲之精品廉政文化的又一重磅措施。嵊州市越剧团负责人说:“我们创排《王羲之》,是创新性地挖掘了廉政文化与越剧的结合点。金庭镇华堂村是王羲之故居所在地,越剧是发源于嵊州的全国第二大剧种,我们将这些文化元素进行整合,注入嵊州越乡特有的价值内涵。”嵊州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嵊州市将当地深厚丰富的廉政文化思想与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要求紧密结合,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创建马寅初风节园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编创《马寅初》、《王羲之》廉政文化精品越剧,并成功赴京汇报演出,进一步打造“越乡清风”廉政文化品牌。”
与此同时,嵊州市纪委组织开展“清风如歌”、“越乡正道”巡演活动,突出廉政文化主题,精选基层单位自编自演的越剧、小品等本土文艺作品,到各乡镇(街道)巡回演出,将廉政思想吹进千家万户。嵊州当地百姓用越剧进行“对廉串联接唱”家规家训、持家格言、廉政警句等内容的文艺演出,使传统家风、廉政文化的宣传方法更接地气、接人气。
链接: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东晋永和六年(350)定居会稽,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浙江省嵊州市金庭镇)。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为右军将军。兰亭诗会可以说是王羲之回归自然的一次尝试。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被誉为“尽善尽美”和“古今之冠”,影响极为深远。其代表作《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遒劲媚逸、萧散平和,与他的品性直接相关。他一身正气、清廉做官、关爱百姓、乐于助人。为老姬题扇、黄庭换白鹅等。他终生爱鹅,鹅,洁白纯净、身高望远。鹅,就是他的形象代言人。
相关阅读
- 2016-11-16嵊泗:“勤廉”精神在故事中传播
- 2016-11-16家训瓜灯进家庭 传统文化入人心
- 2016-11-15客流下跌,金华汽车东站下月关停
- 2016-11-11瑞安:家训载“廉” 涵养清风正气
- 2016-11-10绍兴嵊州市文明建设的“乡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