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慈溪“3+”机制破解政商“亲”“清”难题

2016年12月13日 09:50:27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郑洁

   长期以来,政商关系一直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近年来,浙江慈溪市多头发力、积极探索,尤其是注重发挥纪委保障助力作用,通过建立“3+”机制着力破解政商关系“亲”“清”难题。

  “制度+行动”,避免政商之间“拉拉扯扯”。建立健全防止领导干部利益冲突制度机制。严格执行《宁波市严格禁止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防止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的规定》,制定落实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廉洁从政行为。严格落实《关于防止领导干部在公款存放方面发生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的办法》,对全市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开展公款存放情况的开展全面自查,制订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公款存放管理的实施办法和进一步规范市级财政专户资金管理的意见,将公款存放纳入“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范畴,推行竞争性存放,从源头上遏制“以权吸储”现象。深入开展“一家两制”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明确“一家两制”和领导干部亲属从业回避的具体情形,严禁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为亲属或亲属企业拉业务、跑关系、谋利益。探索建立“一家两制”回避信息库,对列入回避对象的领导干部及时依规调整岗位,对调配中可能出现“一家两制”的领导干部提前进行回避,对直系亲属岗位变动后符合“一家两制”适用情形的领导干部要求在30日内进行“一事一报”。

  “鼓励+问责”,力促政商之间“亲亲切切”。针对政商“背对背”“谈商色变”等异化现象,慈溪市纪委第一时间制定《公职人员担当容错和不作为问责办法》,从正反双向发力,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企业提供更优服务和指导。明确五种担当容错免责情形。对“目的为公、决策民主、有错即改”的空白领域改革先行、模糊地带主动作为、突发状况敢作敢为等系列职务行为,适用担当容错机制。对符合免责条件的公职人员,从个人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纪律审查等四个方面不做负面评价并予以免责。严肃整治五大类不作为现象。综合问题产生原因、造成后果等情节,对“状态不佳、担当不够、执行不力、漠视群众、失职渎职”等问题进行问责,建立“担当可容错、不作为要问责”的工作导向,形成倒逼压力。

  “自律+监督”,力促政商之间“清清白白”。以自觉恪守底线为基本,打好政商交往廉洁基础。进一步明确政企关系的边界,力促党员干部和企业家交往时心中有数,自觉做到不踩线、不越界。明确人情交往的“底线”,梳理出“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可能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或旅游、健身、娱乐”等交往禁区,从细微处着手,管住党员干部“手”和“嘴”,做到政商之间“人情之中有原则,交往当中有政治”;明确廉洁修身的“底线”,梳理出“搞权色交易”“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等生活禁区,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把《准则》和《条例》的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强化执纪监督为关键,确保政商交往及时纠偏。专项监督突出关键节点,如以“收送节礼”等为重点对40余家单位开展节前暗访;日常监督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和商人“勾肩搭背”的现象,加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活动监督,净化社交圈、生活圈、休闲圈。同时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与企业负责人交往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若发现“踩红线”的党员干部,一经查实予以严肃处理,并通报典型违纪案例敲响纪律警钟。(作者单位 慈溪市纪委宣教室)

 

责任编辑:楼昕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