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早抓小,给“亚健康”党员干部开“处方”
抓早抓小,给“亚健康”党员干部开“处方”
——龙泉市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纪实
2016年11月17日 10:09:35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通讯员 赵虹菁
图为4月1日,龙泉市召开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今年以来,龙泉市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以上率下,严格督查,从严问责,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到实处。
以上率下,绷紧“纪律弦”
2016年8月1日下午,在龙泉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龙泉市委、市政府17位市领导先后开展了上半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落实情况汇报。
全面从严治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主责就在党委。今年以来,龙泉市制定出台了《龙泉市党风廉政建设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监督责任清单》,通过细化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各级党委(党组)紧绷“一岗双责”神经。龙泉市委、市政府以上率下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仅在年初签订了市乡村三级责任状,还实行期中“汇报考试”、年终“实地总结”,进一步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地生根。
“全面从严治党,既要带头学纪遵纪,又要敢抓敢管,确保‘四种形态’落到实处。”龙泉市委、市政府坚持带头实践“四种形态”,带头开展警示约谈。截至目前,市委主要负责人带头约谈党组织负责人56人次,集体约谈4次,市纪委主要负责人约谈下级党组织负责人115人次,集体约谈7次。龙泉市纪委还向各级党委(党组)、纪检监察组织下发了《龙泉市党委履行主体责任约谈情况登记表》、《龙泉市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责任约谈情况登记表》,通过“约谈的全程留痕”,对各级党委(党组)、纪检监察组织的约谈情况开展定期督查。
“不断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建设,在全市24家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建立院务监督委员会,对“三重一大”及其他事项进行监督。”面对龙泉市纪委书记郑建青关于“主体责任落实”的点题报告,龙泉市卫计局党组书记叶宪森主题鲜明地汇报工作后,又迅速带领市纪委督查组人员赶往下属卫生院开展实地督查。
板起脸来抓落实,严明纪律强督查。龙泉市纪委也始终把推动主体责任落实作为最大责任担当,坚持“抓落实、抓督查、抓问责”不动摇,不断完善“两个责任”落实督查机制,组建5个督查组,对所有乡镇(街道)和部门进行全方位督查,并结合“点题报告”、“专题报告”等机制,开展现场质询评分、分类交办问题、实时督促整改,倒逼各级党组织坚守“主阵地”、种好“责任田”,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严格督查,打好“预防针”
图为10月24日,龙泉市纪委派驻第五纪检组到补助户家中核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资金落实情况。
避免“好同志”断崖式下沉为“阶下囚”,就要始终把纪律挺在最前沿,运用“四种形态”织密纪律之网,强化监督,创新方式,形成监督管理干部的红色警戒区。
“请问救助资金是否及时发放到你们手中?”“在办理过程中相关干部有没有吃拿卡要现象?”10月24日,在补助户吕东家中,龙泉市纪委派驻第五纪检组正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资金的发放情况进行核查。“申请补助后没过几天就收到了这笔资金,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非常感谢!”吕东妻子握着纪检组副组长雷露生的手激动地说道。
2015年12月,龙泉市完成派驻机构改革,设置派驻机构15家,授权监督64个党和国家机关。为充分发挥监督“探头”作用,龙泉市不断推进派驻机构履职机制建设,制定派驻机构“一办法三规定”工作规程,建立了廉政谈话、约谈、廉情报告、履职情况月报表等制度。
如果说派驻监督是固定探头,那么巡察则是龙泉市打通权力监督“最后一公里”的利器。
针对日常监督、巡察、信访举报、专项整治中有问题的党员干部,龙泉市及时给“亚健康”党员干部开“处方”,利用函询、约谈、诫勉谈话等制度,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龙泉市开展廉政谈话1330人次,函询24人次,同比去年同一时期分别增加56%和43%。
正是这一次次对“四种形态”的深入践行,龙泉市积小胜为大胜,及时把踩红线、踩雷区的党员干部挽救了回来。
对照戒尺,敲响“警示钟”
图为龙泉市纪委关于“中秋”正风肃纪检查情况的通报。
“龙泉市委‘四个一律’明确规定公务接待一律不准饮酒,工作日中餐一律不准饮酒。国有企业是国有资产,就必须严格按照中央和地方的各项规定,没有特例。”去年12月,龙泉市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某单位下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存在公款吃喝情况。经核实,该名负责人在一次公务接待中存在酒水消费现象。
632元看似不多,却碰到了纪律的底线。龙泉市纪委责令该国有企业负责人追缴632元上缴到该国有企业账户,并给予其行政警告处分。
3名干部因违反公车管理使用规定被全市实名通报、12名干部因提早下班赴宴被全市实名通报……近年来,龙泉市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聚焦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工作餐饮酒、办公用房超标、干部提早赴宴等“四风”领域,抓住春节、中秋等敏感节点,坚决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婚丧喜事操办“两报告一必谈一抽查”、酒局牌局“四个一律”、“升学宴”禁令等制度,注重抓早抓小,快查快办,充分发挥通报震慑作用,狠刹“四风”问题反弹。
“我们既要抓大又要抓小,该谈话函询的就谈话函询,该纪律处分的就及时处分,该组织处理的就组织处理,绝不漏掉一只‘苍蝇’、‘老虎’。”龙泉市纪委书记郑建青说道。
今年4月,龙泉市纪委将监督执纪问责聚焦到扶贫领域,成立专项调查组对涉及的19个乡镇(街道)在低收入农户认定中存在的违规领取帮扶资金及“人情保”等问题开展全面调查。此次专项调查中,龙泉市纪委对11名乡镇(街道)干部、村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其中停职处理2人,诫勉谈话3人,约谈提醒4人,并全市“点名道姓”通报。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实践好‘四种形态’,在机制和方式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才能达到治‘病树’、拔‘烂树’,保护‘森林’的目的。”龙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郑建青表示。
相关阅读
- 2016-11-17吃了处分还感谢,咋回事?
- 2016-11-17海宁探索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管理模式
- 2016-11-17嘉兴秀洲以“责任制”深化党员纪律教育
- 2016-11-16龙湾:挺纪在前 快查快办"中饱私囊"的社...
- 2016-11-16台州天台:强化执纪监督纯洁流动党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