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最美浙江人”

2017年03月20日 08:59:28 来源: 作者: 徐溶

  勇立改革潮头的浙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出“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让“最美现象”从“盆景”到“风景”,升华为全社会的风尚。本期5名“最美浙江人”选自浙江上报中央文明办的2017年3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让我们一起寻找那一个个感动我们的人物,及其背后无形而坚实的精神力量。

  大爱托起孤寡老人的一片天

  今年春节,慈溪居民施亚仙筹办了一场隆重的九十岁寿宴。寿宴的主角既非她的父母,也不是她的公婆,而是她丈夫的小伯。

  施亚仙家的生活并不富裕,平时她白天上班,晚上要做手工活。但在丈夫去世后,她毅然担起了照顾丈夫小伯生活的责任,为这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排忧解难,三十年如一日。施亚仙自己非常节约,却从不在老人的物质需求上节省,照顾得很周到。小伯平时穿戴干净体面,家里被施亚仙打扫得整洁舒适,饭菜天天荤素搭配,生活用品也时不时地添置。寿宴当天,施亚仙为老人请来了很多亲朋好友,烧了一桌好菜,还给老人买了一个蛋糕,一起帮他过了生日,老人感动得流出了眼泪。但这位“孝女”听到别人对她的夸赞,却只是摇手,淡淡地说:“这都是应该的,都是一家人。”

  妙手筑起“和谐风景线”

  自2009年2月担任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新居民调解委员会的专职调解员以来,来自重庆的新居民党员伍梅菊就把心与洪合镇7万多名新居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正是凭着一颗为民办事的心,伍梅菊一边用心工作,一边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在实践中摸索经验,硬是把新居民调解员当得有声有色。多年来,她帮助当地新居民治愈了1000余个“疑难杂症”,在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调解“高招”——“三乡三情”调解法,即以乡音、乡俗、乡情和亲情、友情、感情为基础,在矛盾调解中,用好老乡情,打好感情牌。

  “大家同在‘第二故乡’工作生活,我们就是一家人,遇到困难一定要互相帮助。”伍梅菊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诚信,是我创业之中不变的承诺”

  浙江洁利达管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海对产品的认真劲是出了名的。一次,由于公司质检层把关不严,几个批次的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瑕疵,待发现时一部分产品已发往客户,李云海马上下令召回发出的货并赔偿客户损失,未发的货作报废处理。而他的诚信做法为公司迎来了不少新客户。公司走上正轨后,他又建立了爱心基金会帮扶困难职工,组织年会,安排优秀员工旅游。企业发展了,李云海却以极大的爱心投入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助学,结对帮困。据统计,近年来他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已达10余万元。

  十年的创业之路上,李云海恪守诚心、真心、实心、爱心的“四心”精神,不断拓展诚信的外延和内涵,在创建服务、质量诚信、保障员工福利、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地努力,他说,“诚信,是我创业之中不变的承诺”。

  身残志坚救人不含糊

  2016年8月20日中午,55岁的残疾人陈柳祥路过湖州市吕山乡龙溪村,发现一辆白色轿车泡在河里,司机生命垂危。他一瘸一拐地跳入河中施救,在众人的帮助下将昏迷不醒的司机从驾驶室拉了出来。看着不省人事的司机,陈柳祥想到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人工呼吸的施救方法,就赶紧捏住司机的鼻子对他进行抢救。几口气吹进去之后,年轻司机猛吐了一口气,可一个翻身又昏了过去。眼看有希望,陈柳祥又坚持给他做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赶到。

  陈柳祥小时因摔伤患上腿部残疾,两条腿一大一小,走起路来难以协调。“我懂水,那条不好的腿在水里反倒影响变小了。”事后接受采访时,陈柳祥轻松地说。

  三十年照顾截瘫女儿  数十载陪伴瘫痪丈夫

  24年前的一场意外,夺走了杨火芝19岁女儿如花般少女纯真的笑脸,导致其高位截瘫。为了让女儿重获对生命的渴望,她日夜守在病床边,给她翻身、擦洗、按摩,和她拉家常。平时她自己省吃俭用,偷偷地吃青菜萝卜,却倾尽所有给女儿煲煮香浓的排骨汤。然而,2008年,命运再次给这个残缺的家庭重重一击,杨火芝的丈夫中风后半身瘫痪,失去自理能力。单薄的她默默地把这个家扛在了背上。天微亮她就赶着下地把农活忙完,再回来给两位亲人准备早饭。她一天不落地给女儿和丈夫擦洗、翻身,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清苦,却从来没有怨言。就是这样一位没有上过什么学、也不认识几个字的农村妇女,却用最朴实、最诚挚的行为诠释着亲情和母爱。


责任编辑: 徐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