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浙江援疆指挥长系列访谈之九
身在乌什 心在乌什 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
身在乌什 心在乌什 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
——访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祝升明
2018年02月07日 16:51:47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记者徐艳 通讯员任浩
编者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回首2017年2月22日,这个浙江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全面进疆的日子,从踏上阿克苏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全体援疆人就把“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誓言深深地印刻在天山脚下、塔河两岸的南疆大地上。
钱江潮涌润天山,勇立潮头树标杆。第九批浙江援疆人立志于打造援疆标杆省份、锻造浙江援疆铁军。这是一种怎样的家国情怀,又是一种怎样的责任担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走到了一起,走在援疆的大路上——
浙江党建网、浙江党建微信公号推出《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浙江援疆指挥长系列访谈》,让我们走近浙江援疆11位省、市指挥长,聆听他们的同题问答:援疆三年,最重要的是什么?援疆工作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援疆生活中,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有位指挥长曾私底下问过不少干部,要是让你们重新选择,你们会来援疆吗?每个人都斩钉截铁地回答:“来!”
生命中有了援疆的历史,一辈子不后悔!这恐怕是一批又一批浙江援疆人共同的心声!
2017年10月,在由衢州援建乌什县“一县一品”核桃示范园里,果农迎来丰收。
记者:援疆三年,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祝升明:省委书记车俊在新疆考察时嘱托援疆干部人才要“像大漠胡杨一样扎根新疆,像天山冰雪一样融入新疆。”衢州市委书记陈新叮咛衢州援疆干部人才要“身在乌什、心在乌什,像32棵胡杨树一样屹立在戈壁沙漠上。”省、市主要领导对援疆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目标与思路确定后,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把浙江“最多跑一次”的先进理念和工作精神带到新疆去,通过提升政府服务,让人民满意。衢州是“最多跑一次”的发源地,也是全省的示范点,我们的援疆工作也要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让受援地人民获得更多幸福感。
记者:援疆工作中,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祝升明:我最难忘的是2017年10月16日上午,到乌什县第四小学参加的“爱心书包漂流”活动。那些来自农村、平时提着塑料袋上学的孩子们,拿到新书包时的高兴和激动的表情,让我永生难忘,这是在内地体验不到的一种感情。那520个书包是省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陈建忠联系义乌爱心公社捐赠的。小书包承载大梦想,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接下来,我们省、市援疆指挥部将继续携手为乌什所有幼儿园和中小学学生每人争取两套校服,一个书包。通过入耳入脑入心的“衢乌一家亲”,推动“小手牵大手”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
记者:援疆工作中,你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祝升明:“书记,我们家脱贫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2017年12月16日下午,当我听到结对的亲戚麦麦提•萨力这句话时,别提多开心了。目前,我结对的6户亲戚、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乌什是自治区深度贫困县,帮助他们脱贫摘帽是我们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
记者:在新一批对口援疆工作中,衢州如何做出特色?
祝升明:2017年是衢州第九批援疆工作的开局之年。我们新一批援疆干部人才入疆以来,牢记“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崇高使命,深入贯彻落实省指“3138”工程,提出了“125”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总目标,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和民生建设持久战两大战役,干好固本强基、项目惠民、产业富民、人才培育、文化交融等5件大事。
一年来,乌什县委、县政府对援疆工作大力支持,对援疆干部充分信任,放手干事。我们全年组织实施了23个援疆项目,总投资8.8亿元,其中安排援疆资金2.09亿元,援疆资金总量位列浙江省各地指挥部支援阿克苏地区第一,重点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和民生建设持久战两大战役,赢得乌什各族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批示:“衢州的援疆工作有特色、有亮点、见实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学军在乌什县召开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会上,充分肯定了衢州援疆工作;衢州市委书记陈新点赞:“衢州市援疆指挥部进入情况快,精神面貌好!所提‘125’工作思路也是符合工作实际的要求”;衢州市长徐文光指出“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工作致力精准、创新、实效,干出了成果,干出了友谊”。
记者:乌什县是自治区深度贫困县,在助推脱贫攻坚战中,如何帮助受援地加强“造血”功能?
祝升明: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乌什县是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边疆深度贫困县。衢州市援疆指挥部把助推受援地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和重大政治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历史使命,聚焦最困难的群众,聚焦产业援疆,以改革为引领、以创新为“牛鼻子”,以招商带来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带动增收、以增收促进脱贫、以脱贫实现发展、用发展带动招商,引导受援地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路径。重点是实施产业援疆“八个一”工程,即:定做一批标准厂房、开设一批销售门店、兴建一幢商贸大厦、培训一批实用人才、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引进一批优质企业、建设一所创新飞地、续建一批人才公寓,从厂房、销售、展示、用工、原料、科技、后勤等方面系统建立完备发展因素,从而全面放大援疆效应。
近期,我们要抓紧抓紧再抓紧,落实落实再落实,冲刺今年工作,准备明年任务。在具体工作上,就是实施好“十城百店”“百村千厂”“万亩亿元”等一批重点援疆项目,加快打造受援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对贫困人口增收的带动能力,增强当地“造血”功能,助推乌什县44个贫困村摘帽,2.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记者:在教育援疆中,如何做好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调动各方力量打造品牌?
祝升明: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下一步,我们要实施好教育扶贫专项行动,为“拔穷根”“摘穷帽”,解决好深度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2018年,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将探索托管式教育援疆模式,全面接管一所乌什县学校,集中教育资源,优化办学理念、创新管理体制。以衢州教师为主体,学校管理骨干、教学骨干、学科组长由衢州教师担任,分管安全的校领导由乌什县选派,通过“名校带动、名师支撑、多方支持”的示范模式,为提高整个县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示范样板学校。
同时,我们十分重视衢乌两地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正在谋划准备援疆一展馆、一长廊、一首歌、一本书、一画册、一专题片、一微电影等,向外界展示衢州援疆指挥部是一支“政治过硬”“形象过硬”“能力过硬”“纪律过硬”“士气过硬”的衢州援疆铁军!
记者:衢州是“最多跑一次”全省示范点,那么在援疆工作中如何提升服务水平,在受援地留下好口碑?
祝升明:进疆之初,我们衢州市援疆指挥部提出要誓创援疆标杆市,高水平谱写援疆工作新篇章。衢州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全省示范点,“最多跑一次”的意义是从服务、政策、制度、环境多方面优化政府供给,最终目的是浙江通过政府自身改革,带来百姓、企业、政府的共赢局面,这种理念和精神我们也带到援疆工作中。
像“百村千厂”工程,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引进丝路袜业、华盛纺织、顶秀帽业、华康实业、鹰哥生物、利百针织袜业等十余家企业落户乌什,计划在7个乡村建成来料加工微型工厂和加工点67座,总面积23万平方米,带动就业惠及20万人以上,每年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超过10亿元,确保三年任务两年提前完成。
2017年12月25日,西域小羔羊新疆特色餐饮旗舰店、欣禧源葡萄酒业品鉴店两个“十城百店”项目在衢州新城吾悦广场正式开业,衢州人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我们援疆工作“最多跑一次”的成果。
注重提升“一县一品”核桃产业,通过新引进的衢州籍企业——浙江金勺科技有限公司,早日实现年加工销售核桃5000吨,打造产业援疆示范缩影。注重基层基础投入,把前进镇7村作为我们援疆工作重点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安居富民工程、学校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缩影。注重“小厕所、大民生”理念,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对乌什县内现有公厕的提升改造和规范管理,努力把乌什厕所建设成为衢州援疆的一道靓丽风景,打造城市建设示范缩影。
责任编辑:杨雅- 2018-02-06 弘扬“红船精神” 谱写新时代援疆新篇章
- 2018-02-05 突出重点 凝心聚力推进援疆工作
- 2018-02-03 甬库同心 快乐援疆
- 2018-02-03 坚持“八个突出” 实现“八个杭州”
- 2018-02-02 “五常铁军”铸就“五常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