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浙江援疆指挥长系列访谈之七

筑巢引凤 润物无声 同心相向

——访绍兴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陈云伟
2018年02月07日 16:57:17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记者徐艳 通讯员陈焕荣

  编者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回首2017年2月22日,这个浙江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全面进疆的日子,从踏上阿克苏这片土地的第一天起,全体援疆人就把“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誓言深深地印刻在天山脚下、塔河两岸的南疆大地上。

  钱江潮涌润天山,勇立潮头树标杆。第九批浙江援疆人立志于打造援疆标杆省份、锻造浙江援疆铁军。这是一种怎样的家国情怀,又是一种怎样的责任担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走到了一起,走在援疆的大路上——

  浙江党建网、浙江党建微信公号推出《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浙江援疆指挥长系列访谈》,让我们走近浙江援疆11位省、市指挥长,聆听他们的同题问答:援疆三年,最重要的是什么?援疆工作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援疆生活中,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有位指挥长曾私底下问过不少干部,要是让你们重新选择,你们会来援疆吗?每个人都斩钉截铁地回答:“来!”

  生命中有了援疆的历史,一辈子不后悔!这恐怕是一批又一批浙江援疆人共同的心声!

进疆初期,指挥部全体干部踏勘援建项目工地.jpg

进疆初期,指挥部全体干部踏勘援建项目工地

  记者:援疆三年,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云伟: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脚踏实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助推阿瓦提县各族人民在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跨入小康社会。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内心深处一个实实在在的心愿。

  记者:援疆工作中,你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陈云伟:最难忘的应该是2017年6月下旬在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恰其村,诸暨人投资建设的全县第一家卫星工厂格莱姿针织有限公司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在欢快喜庆的鞭炮和乐曲声中,从周边赶来的近300名各族群众跳起了欢庆节日的麦西来甫。当时我激动万分,心里想着等到工厂建起,村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这一切正是通过指挥部上下的努力,使维吾尔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变成了现实,真是一件让人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的事情。

  记者:援疆生活中,你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陈云伟:2017年8月份,在援疆医生的努力下,阿瓦提人民医院举行了难忘的卒中病房、病理科、骨科挂牌仪式。这意味着绍兴市医疗界将为当地提供长效的、坚强的技术支撑。事实也表明了在“两科一中心”挂牌后,新理念新设施新技术方便了群众就医,也挽救了许多急重患者,一些手术不再需要跑到外地去动了,病理分析标本也不需要送到外地检测了,这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智力援疆做了实事、赢得了民心,令人开心、让人回味。

英艾日克乡恰其村,村民们载歌载舞庆祝袜业卫星工厂开工奠基。.JPG

英艾日克乡恰其村,村民们载歌载舞庆祝袜业卫星工厂开工奠基。

  记者:在新一轮对口援疆,绍兴如何做出特色?

  陈云伟: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接力棒到了我们第九批援疆队伍手中,党的十九大和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让我们倍感援疆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注重在事关阿瓦提县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问题上精准发力,注重与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培育新业态、提升软实力等四方面的结合,促进产业双赢、推动产品营销、拉动项目落地,计划三年内实施援疆项目50个以上,投入援疆资金3.3亿元以上。要说绍兴援疆特色,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在产业援疆上以打造平台为重点,“筑巢引凤”。“产业是就业之源、就业为民生之本、民生乃稳定之基。”今年以来,我们更加注重产业平台的搭建,提出了“1+X”产业布局理念。“1”,就是与当地政府共同规划建设一个占地3000亩、与阿克苏纺织工业城遥相呼应的“阿瓦提纺织服装卫星产业园”;“X”,就是落地若干个针织袜业手套卫星工厂,推动当地产业发展集聚、群众就近就业。

  二是在文化援疆上以交融交流为支点,“润物无声”。打通绍兴“吴越文化”与阿瓦提“刀郎文化”文化链,联姻“绍兴黄酒”与“慕萨莱思”产业链。在已建成阿瓦提县鲁迅小学、鲁迅幼儿园基础上,会同阿瓦提县政府联建或提升鲁迅中学,与自治区文化厅“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合建“鲁迅书院”,命名县城“鲁迅路”,拉长“鲁迅文化”品牌链,让更多少数民族群众享受到“鲁迅文化”的获得感,着力打响绍兴援疆品牌,提升受援地软实力。

  三是在平安援疆上以严管厚爱为原点,“同心相向”。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开展廉政风险点摸排分析并落实防范措施。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专门制定出台《第九批绍兴市援疆干部人才安全管理50条》、“十要十不准”行为规范,确保全体援疆干部人才严守政治纪律、民族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努力把万里之外的市援疆指挥部建成讲政治守纪律、讲团结勇担当的“政治部”。

  记者:绍兴的纺织印染产业占全国半壁江山,阿瓦提又是中国长绒棉之乡、著名的棉城,绍兴如何在产业援疆上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精准扶贫?

  陈云伟:绍兴对口援疆有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出口优势,阿瓦提县是著名的中国棉城、中国长绒棉之乡。发挥好绍兴的“三个优势”,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共同打造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筹建阿克苏南疆印染产业园和出口产品工业园,这既是绍兴产业援疆的特色亮点,也是指挥部责任所在、职责所在。在产业援疆上我们做到“四个着力”:一是在有的放矢上着力。注重发挥当地资源秉赋优势,在对口支援中精准施策、精准援疆。二是在增收增效上着力。念好“棉、果、牧”三字经,引导当地建立林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力求形象包装、标志标识、等级基数、参展门槛、奖励补助“五统一”,提高阿瓦提棉花、林果、牲畜的附加值和含金量。三是在借力借势上着力。借力洁丽雅、华孚、雅戈尔等已落户阿克苏的绍籍企业,主动服务对接,共享资源信息。与新疆绍兴商会签订对口援疆三年合作框架备忘录,共同助力阿瓦提县产业援疆、稳定就业、增收维稳。四是在布局谋篇上着力。以“1+X”产业布局为平台,加强与当地工业园区、特色乡镇和文化旅游项目的对接,努力在纺织服装业、文化旅游业和产城融合培育发展上有所突破,着力助推阿瓦提县脱贫攻坚。一年来,绍兴市产业援疆工作初见成效,已有30多批次、80多家越商企业到阿瓦提进行实地考察,签订产业落地协议2项、意向协议1项,计划投资3.4亿元,解决当地就业2000人左右。

陈云伟指挥长在“精准扶贫 稳定就业”招工现场.JPG

陈云伟指挥长在“精准扶贫 稳定就业”招工现场

  记者:从文化援疆到文化润疆,“鲁迅文化”怎么获得更多少数民族的认同感?“刀郎文化”与“吴越文化”如何进一步交往交流交融?

  陈云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绍阿两地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源自生活、植根民众,异曲同工、独树一帜,“文化润疆”应当而且能够成为绍兴对口援疆的着力点。从“文化援疆”到“文化润疆”,一字之差,理念和要求提升了,内涵和外延变化了,品质和质量攀跃了,影响力和推动力增强了。我们加大投入力度、延长品牌链条、壮大特色产业,打造鲁迅系列学校、建设一批村级组织规范化阵地和农村文化礼堂,积极助推全域旅游,促进两地酒业联姻,扩大刀郎农民画影响力知名度,以实实在在的项目建设促进“吴越文化”与“刀郎文化”的融合。

  记者:绍兴在援疆干部人才安全管理上出台50条,为什么要在平安援疆上如此用力?

  陈云伟:平安援疆,是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的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为出发点的具体实践。指挥部党委坚持制度治部促事,以制度管人管权,全力保障援疆干部人才的政治安全、工作安全、居住安全和出行安全。“50条”,具体内容涵盖到政治、纪律、工作、生活、出行、饮食、网信和援疆楼等方方面面,旨在守牢“平安安全”这一援疆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将抓长抓常抓细抓实,全方位立体式为全体援疆干部人才系牢“安全保险”。我们的目标是把每一个援疆项目建成民心阳光廉洁工程。通过以上努力,做到平安援疆、廉洁援疆,让后方各级组织放心,让家人亲人安心。

责任编辑:杨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