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17、丽水学院:家电义务维修及“互联网+”科普知识宣传

2016年09月24日 06:46:45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挥洒青春与汗水,我们不辱使命

  前期筹备:为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出发前,团队内部开展了多次讨论活动,学长们与加入队伍不久的小白们一起分享维修经验与技巧,还邀请专业教师给全体队员进行维修原理、维修知识的强化训练。队员们各自分工,购买维修零件,编制宣传单,联系当地政府,提前开展活动宣传。

  火热开场:祯埠村居委会活动室是我们的主战场。由于当地政府在队伍到达前已对活动进行了大力宣传,活动第一天我们就收到了村民们陆续送来的137件损坏的电器,队员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与村民们交流,登记问题,记录编号。第二天一大早,很多村民就等在维修点门口领取修理好的电器,我们一下子感受到了村民们对我们满怀的期待。

  多方关注:副校长李俊杰来到实践活动地,当看到维修点摆放满满的两百多件待维修电器时,他笑着跟我们说,“你们‘生意’很好嘛,很受欢迎嘛”。听到李校长对我们维修活动幽默的赞许,我们的心里满满的得意。青田电视台的记者也来到了维修现场,队长作为我们队的颜值担当接受了采访,看着当天的新闻报道里出现我们的身影,还是忍不住激动——我们终于上镜了。

  成果丰硕:在闷热高温的天气里,我们持续着三点一线生活(小学住宿点-居委会维修点-乡政府食堂),蓝色马甲每天都浸泡在汗水里。为了将村民送来的家电尽快维修,队员们夜里继续加班加点,并分派人员走村入户开展“互联网+”科普知识宣传。本次实践活动共热水壶、电饭煲、电风扇、VCD等各类电器229件,成功维修161件(部分电器因型号过旧,无法购买相关零件,只能搁置);“互联网+”科普知识宣传入户107家,共计345人次;并与当地教师教育学院春泥支教团合作,为支教团的小学生们开展了一场用电安全知识讲座。活动得到了大学生新闻网、浙江在线、青田侨报、青田农业信息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已经是晚上队员们加班维修.jpg

  那些感动与荣耀,我们一起铭记

  我们是兄弟。七个大男子汉住住在小学生宿舍里窄小的床板上,一起喂养山间数不清的蚊虫;一起顶着滚烫的热浪往返在三点一线的路上,穿着被汗水湿透的蓝色马甲将一件件布满灰尘、油污的电器清理干净;一起钻研难题,切磋技艺,相互嬉笑称呼着“煲哥”,“炉哥”,“锅哥”,“风扇哥”,夜晚空闲时再来上几盘三国杀,乡村简单宁静的生活让我们培养了兄弟情谊。

  奉献带来快乐和满足。看到村民们拿到修好的电器时脸上露出的笑容,村民们如同孩子一般认真的听取队员们关于“互联网+”知识的讲解,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了我们的所学所长所能产生的价值,可以促成的改变。村民阿姨给队员们送来的雪糕冰棒,一位独居老奶奶给队员们送来了面包、饼干还有大鸭梨,坐在轮椅上的老爷爷每天来到维修点跟队员们聊聊天,村民们用简单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对我们的欢迎和谢意。队员徐永璨在实践总结里写到:“人生总是在各种体悟中进行,这次的祯埠之旅让我更懂得奉献,更勇于奉献,也更让我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奉献中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奉献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我想,这就是我们这次实践活动最大的收获。

  祯埠乡之旅在村民不舍的挽留中结束,我们与村民们约定明年暑期还会再来。美丽的乡村,淳朴的乡民,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薪火相传,不忘初心,我们挥洒青春与汗水,为农村这片热土,为这片土地上可爱的人们,倾情相付。

  祯埠乡,我们明年再见。

  工学院家电义务维修队,我们会一直走的更远。

(丽水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