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村有道的“常青树”
治村有道的“常青树”
2016年09月21日 10:02:52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播种文化丰富生活
“经济富了不算富,文化‘富’才是真正富”,这是陈敏法不变的观点。
目前,下陈村建设中的11间三层楼老人日托中心,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计划日供两餐,三个月后投入使用,配备棋牌室、健身房、阅览室、电脑房等多功能设施,将解决村里125名老人的日托问题。
从1996年至2012年,在陈敏法带领下,该村共投资500多万元“种文化”。从老人堂、文化俱乐部,到农民公园、大舞池广场,分四期建设,现发展为集文化、体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村民们热情高涨,已建有舞龙、太极拳、排舞等20多支活动队,不仅本村村民来参加活动,还吸引了附近十几个村的群众。
村民陈普敏告诉记者,在大大小小丰富的活动中,外村人和本村人、外来人员和本地人的感情渐渐加深,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
“这只是个体的小变化,更大的变化在于村民们通过文体活动,相互之间交流更多,关系更加和谐了。同时,文体活动带动了下陈村的人气,进而带动了村里第三产业的发展。”陈敏法说。他还在村里组织“文化讲堂”活动,他本人担任讲师,向干部和群众宣扬礼仪思想,推行党的教育。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