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委员都是“狠角色”

林小青 平阳县腾蛟镇组织委员
2016年12月26日 15:12:12 来源:平阳县委组织部 作者:平组文

17.jpg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直接领导是乡镇组织委员,是个“狠角色”。他思想上开阔,见解高明脱俗,处事拿捏得当。7年后,非常感恩组织,我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乡镇组织委员,但很难达到他的水平,因为我深深体会到这是“磨人”的岗位。

  唯一靠谱的做事策略是精进不已。从事组织工作近三年来,我最深的感触是,它涉及行政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又是一件件琐碎的日常事务的叠加。你既需要精英的思维,也需要草根的情怀,既需要原则性也需要灵活性。比如,空心村的党建工作怎么避免空心,能不能尝试用网络新媒体来管理党员,用“强村计划”来吸引党员回村理事?比如,怎么与村干部打交道?给村干部们开会时要严肃讲政治,也要贴心讲感情。他们做错事情,当面要批评,事后要全力帮忙。怎么安排人事调整?要起码提前三个月,做好各种干部考察和人岗匹配的拼盘。“招人要慢,开人要快。”等等,这些“活儿”都超级考验人的智慧。因此,我特别注重业务的学习,强迫自己成为熟悉组工业务的“小灵通”、掌握基层情况的“活字典”、勤思多写的“笔杆子”。唯有如此,才能对上谋到点子上,对下指导在得力处。前段时间,恰逢乡镇换届,又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铺开,在这种新常态下,我对自己的工作状态是“狠”的,基本上放弃了双休,白天开会或下村,中午找干部谈心,晚上整理资料,不断地向前辈学、向书本学、向同事们学,直到妥妥的处理好大小事宜。

  必须要守的忠诚是爱党忧党兴党。当组织委员,我觉得是无上光荣的事情,这绝不是唱高调。它给你一份事业感,而且是一种为党效力为民效力的庄重事业。2015年以来,平阳县严格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直接跟年度村干部绩效挂钩。很多村干部跟我抱怨说,群众以前都是在他家里找他盖章的,为什么不能允许他在家待命而非要坐班。我不敢戏谑,我说“因为党在我们村,必须要有一个执政的阵地,那阵地就是村党支部,那阵地就是我们的村民中心,村党支部不能在你家里。”这位村干部听后,马上就点头了,他说自己懂了,尔后他坐班值班做的比谁都好。其实我们的干部都是很朴素的,当他明白一个村支部就是我党在这片土地上的执政所在,当他明白一个村书记就是代表着这个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他就有了自豪感和光荣的使命感。所以这几年来,我和我们的村干部们都是满怀欢喜地去狠抓“村民中心建设”,我镇先后争取200多万元配足配齐51个村(社区)办公场所相关设施,并高标准创建联源村、腾带村等8个示范样板村,同时不断推出“村支书论坛”、“党建+好家风”评选、“村民大学”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党建文化活动50多场次,极大丰富了农村基层党建的内容,也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村干部现在经常笑着跟我说,一年到头最多的活就是党建的活,我们就想多做一些事情,让老百姓说咱们共产党好。

18.jpg

  林小青(前排中)参加腾蛟镇党建现场会。

  组织委员的要义是传递正能量。从组织干事到组织委员,这十年,我身边一直有一群可亲可敬的组织委员,给了我无数的榜样力量。他们专注、亲切、自信、创新、勤劳。他们教会我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要“讲原则”。要实事求是,敢说真话,敢说公道话,不说假话,不见风使舵;严守党的纪律和工作机密,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比如在办理干部的评先、调资问题上,有的明知道某某不能通过,还是上报,回头就说,“我给你报上了,不知上头能不能批?”矛盾上交,“落个好人”,这是党性不纯的表现。第二要“传递正能量”。 组织委员,是“委员”,更是“组织”,要善于协调,营造好良好的工作氛围。在班子里,要在党委和班子成员之间架起“桥梁”,善于沟通勤于沟通。在干部中,要当干部的娘家人,谈心谈话、知人善任。在党员中,要沉下身子,带头表率。在决策谋划中,维护大局公平公正,在选拔干部时,要谨慎心细,弘扬正气。乡镇是广阔天地,有幸在这里风雨兼程。对工作狠狠爱,我觉的很累,但十分美好。

责任编辑:林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