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先知中国》中国古代有哪些先知预言?
新作《先知中国》中国古代有哪些先知预言?
2017年03月28日 15:45:45 浏览量: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张玉瑶
《先知中国》
十年前以《非常道》一书出名的知名学者余世存近日推出新书《先知中国》,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先知中国》是一部先秦时代的专题史、人物纪传史,作者余世存选取了29位“先知”人物,以他们的预言为中心展开叙述,并对预言本身予以分析,阐明一人、一国的命运轨迹是如何被观察、证实的。
“先知”本是个西方来的概念,而余世存认为,先秦时期的中国也有类似这种身份的人的存在,他们能够根据各种判断、推测来做出预言,且预言能被后来发生的历史所证明,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一群人。
余世存说,写这本书的起因,源于他十年前对先秦史产生了很大兴趣,开始从读老庄转向读《左传》,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很多类似先知的有趣现象。但以往的历史学家大多专注于讲述“大历史”,对人物关系史关注不够,也对“预言”这类神秘现象避而不提。因此,他希望能够借此书来重新正视历史现实,给予其以合理的解释,还原时代面貌。
《左传》等先秦史中,有很多带有神秘色彩的预言,如著名的“田陈代齐”的故事,陈厉公生了孩子陈完,请周朝太史卜算孩子的命运,太史断言孩子将来要到国外发展。后来陈完果然去了齐国。又有人卜算他的后代会发达,八代以后无人可比。果然,陈完的后代取代了姜太公的后代,成为齐国的国君。又如鲁国大夫叔孙豹被别人预言会饿死,果然他的一个私生子后来鸠占鹊巢,活活饿死了他。如何判断这些“预言”的真假,如何分辨它们是真实还是传说?余世存认为,应该相信写书人的叙述,不能简单判定是文学性的夸饰和神秘化。“秦汉之前和之后的中国史是非常不一样的,汉民族的定型是在秦汉之后形成的,秦汉之前是形成期。秦汉之后的历史和现在相通,当代中国人对这段比较熟,感觉自己和唐人汉人似乎没什么区别,但春秋贵族心态我们就想象不出来。”
余世存在书中所选的先秦“先知”,都对人生、国运、时运有一定高瞻远瞩性,也往往有一定政治地位,和司马迁在《史记·日者列传》中写到的一系列卜筮者有所区别。先秦之后的史书,如《史记》等正史,这种预言性质的叙述被大大压缩,余世存认为,这是儒学定位一尊后,正统学术文化被儒化的结果。
“我当时只是希望把人物梳理出来即可,但在写作的时候,禁不住地同情先知而尽可能地理解他们的思路言语。我发现大部分先知预言是可以解释的,他们有他们的依据:工具和方法论。我逐渐理解到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就像抛物线一样,是可以由抛出时的能量结构或能量大小等因素来决定的,甚至他此时此刻的表象也暗示其精气神的力道,可以看见他的过去和未来。”余世存认为,“先知”虽然仍有很多令现代理性难以索解和想象的预言和现象,但却是汉语世界的原初和重要维度,假以时日和注意,将能够更好把握我们自身的路径和责任,也推动人生社会的完善。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3-28网络文学出海,会成为中国的“新文化现...
- 2017-03-25以中国为背景的丹麦小说《龙抬头》中文...
- 2017-03-23中国风竞唱《耳畔中国》:这群95后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