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青鸟故事集》历史迷雾中飞出的青鸟
小说《青鸟故事集》历史迷雾中飞出的青鸟
2017年02月28日 11:04:53 浏览量: 来源:中国搜索 作者:
今年一月份的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我远远听到李敬泽独有的舒缓悠然的声音。当时观众甚多,难以探足。踮起脚尖,只见他正捏着话筒侃侃而谈,翘着二郎腿,质地极好的棉料围巾一直垂到膝盖。还是那股老北京的范儿,有“作家教父”的派头。活动一结束,我瞅准时机上前,加上他微信。他两年前来过深圳中心书城讲座,词句蜗牛爬树般徐徐倾吐,能让性急的人急死。有位听众说,短短一小时的讲座,他语速太慢话语不多,但鉴于言简意长,“性价比”还可以。
在我的阅读印象里,文艺评论家多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再者,评论与小说的叙述范式迥异,评论家跨界写小说,有些可疑,能写好的人极少。收到李敬泽《青鸟故事集》,目测是一些随笔评论的杂集。翻读时吓了一跳,小说写得有模有样,语言传神有趣,时空跳转自然,又带着剥茧抽丝的通透,值得专业小说家借鉴。
书中趣味盎然的情节比比皆是,例如作为帝国终极道德体现者的万历皇帝竟然沉溺于西洋“奇技淫巧”——自鸣钟,到了幽居深宫不问政事的地步。李敬泽在书中说道:“人性并未发生变化,古人和今人一样喜欢进口货,只是古人对此并不承认。”轻松幽默的背后,又流露出一缕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思,烛照出一些当下社会的侧影。闲笔的妙用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历史掌故信手拈来,又不见刻意钩沉的痕迹,增添了文本的意趣。如“在午门,在帝王神圣的殿堂之前,守门的将士曾经用刀,或者用枪尖刻下一幅春宫图。”
李敬泽深深浸淫于中华元典,并不止于闭目塞听,又能与西方思想对撞交融,融会布罗代尔、福柯等学者的治学道路,打通东西方、文史哲的界限,可谓中西贯通。这本书,恰如青鸟,从历史迷雾中飞出,殷勤探看世界文明。
李敬泽在最近一篇访谈中戏言,自己评论家作烦了,要当一当新锐作家,岂不是要抢青年作家的饭碗?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2-21打捞苏州更为久远的“轻悍”传统
- 2017-02-21《像蝴蝶一样自由》:儿童文学的“诗”与...
- 2017-02-17止庵小说集《喜剧作家》另类“喜剧的忧伤”
- 2017-02-17林培源长篇小说《以父之名》深陷遗忘之地
- 2017-02-17徐则臣《王城如海》用一座城市吞下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