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柳宗悦著《工匠自我修养》民艺之美以用至上

2017年01月24日 17:49:23 浏览量: 来源:中国搜索 作者:

  《工匠自我修养》

  《工匠自我修养》一书包括了柳宗悦最重要的两部作品《工艺之道》和《工艺文化》,想必合二为一的初衷,一定是热切希望工匠能提高自身的自我修养,从而将民艺之业发扬光大。

  柳宗悦是“民艺”一词的创造者,被誉为“民艺之父”,一生普及推广“民艺”的理念,发起民艺运动,发现生活中的民艺品的实用价值,提倡“用之美”,并身体力行收集整理民间器具,构建了具有独特意义的东方审美体系。

  作为一位顶级工匠,他身处凡世,心向净土;制造良器,沉静心灵。在人们所熟悉的普通器物之中,柳宗悦总能发现常人难以察觉的真理。也正是因为这层出不穷的新奥秘,让他在工艺之道上乐此不疲。的确,看到好的器物自然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要是再从器物中获得一些新知或是真谛,自然是喜上加喜。良匠造良器,良器藏大德。在柳宗悦的心中,良器总有谦逊和顺从之德,或许这就是顶级工匠的与众不同。

  工艺源于自然所馈赠的材料,工艺之美在代代相传中熠熠生辉。“若不遵守传统,自然不能找到工艺的方向。”这样的理念,或许在现在这个标新立异的社会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与追求所谓的个性相较而言,传统以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每时每刻都在向人们展示自由的奇迹。难怪柳宗悦坚定不移地认为,我们应该相信这世界上存在着比我们更加伟大的事物,而只有对伟大事物的皈依才能让我们找到真正的自我。

  作为一位美学大师,他给无趣的生活带来色彩,将美与现世在工艺中完美呈现。美存在于最简易的道里。因此正视真实的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工艺的本质为“用”。一切品质、形态、装饰,都应该围绕“用”展开,毕竟最为有用的东西就是最接近美的东西。工艺因无心之用而活,工艺的“用”既是美的体现,也是美的升华。机械生产无法展现工艺之美,工艺之美不在于征服自然,在于顺应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潜藏在工艺之美中的法则自然也就不言而喻。

  作为一位民艺理论家,柳宗悦除了在感性的艺术实践中积极探索之外,还在理性的思辨上造诣颇深。在《工艺文化》的阐述中,他首先论述工艺在艺术中所占据的位置,尤其要阐明的是在造型领域中,工艺与其相对应的美术之间的关系;其次将论述的笔触涉及工艺品的分类,主要讨论工艺的各种特质以及相互之间的界限;最后则将主要论述对象放在工艺美论以及工艺文化论之上。

  在工艺之美的思想中,柳宗悦无疑扮演着一个孤独者的形象。但也正是这一份孤独,让柳宗悦对于民艺有了更加深邃的见解。他在自由的民艺世界上下求索,寻找乐趣,体味雅致。恰也正是这一份执著,让他的民艺世界妙趣横生、精彩万分。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