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一面永恒的黄色旗帜
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一面永恒的黄色旗帜
2017年01月22日 16:08:08 浏览量: 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王西
核心提示:一段单纯的爱情无论怎样跌宕怎样凄美,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土壤,不能反映社会矛盾和冲突,就不会有真正感人的力量。

《霍乱时期的爱情》
马尔克思以《百年孤独》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其在世界文坛的重量级地位。笔者十多年前曾经读过《百年孤独》,因为不了解拉丁美洲的历史,对环境地域都没有清晰的概念,人物名字还重复,真的被小说中一个家族七代繁衍百年变迁搞得晕头涨脑,对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从此不敢问津。
相对而言,《霍乱时期的爱情》却平实得多,也温情得多。首先人物形象鲜明,故事脉络比较清晰。其次语言生动,富于哲理而又不失风趣,寓意更是足够深刻。小说的主人公阿里萨年青时是个电报员,有次他去给一个富商送电报,见到了在自家花园读书的富商的女儿费尔米娜,对阿里萨来说,“那偶然的一瞥,竟引起了一场爱情灾难,持续了半个世纪尚未结束。”他为她写诗,为她拉琴,为她失眠,为她痴狂。他的激情终于打动了这位纯情少女,偶尔与他互诉衷肠。但是由于父亲的阻挠,费尔米娜最终嫁给了富有的医生,过上了尊贵而富裕的生活。冷静之后审视当下,费尔米娜意识到父亲的选择是明智的,她生儿育女沉浸在自己的安逸里,渐渐忘记了阿里萨。然而,阿里萨的赤诚之恋却一刻都没有停止,只是他躲到了幕后,远远地关注着心上人平静而满足的生活。期间他也有过别的女人,不过那都是些朝露情缘。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一天。这一天是费尔米娜丈夫的葬礼,当客人们尽数散去的时候,阿里萨走上前来说,费尔米娜,我为这个机会等了51年9个月零4天,为的是再一次向您表达我的誓言,我永远爱您,忠贞不渝。此时两个人都已七老八十风烛残年,身穿丧服的老太太对这突如其来的表白只有一句话:滚!
功成名就的阿里萨当然不会轻言放弃,他不懈追求的澎湃激情再次点燃了费尔米娜,经历了漫长人生的种种曲折,放弃如此珍贵的爱情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已经成为轮船公司老板的阿里萨带着费尔米娜登上了客船,沿着穿越城市的热带河流逆流而上,又顺流而下,周而复始。他们在船头挂上代表霍乱病的黄色旗子因此不用靠岸,以此来诠释爱情誓言,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一段单纯的爱情无论怎样跌宕怎样凄美,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土壤,不能反映社会矛盾和冲突,就不会有真正感人的力量。十九世纪末殖民统治下的哥伦比亚,贫困衰败,土地荒芜,失业漫延,赌博盛行,到处弥漫着霍乱的阴影。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河流被污染,环境被破坏,各色人等都在迷茫中焦虑不安,误打误撞。唯一有点暖意的就是爱情还在。这段绵延了半个世纪的爱情经历了太多的沧桑,实现的方式也未免有些放纵,有些伤感,但它寄托了老年人热爱生命回归青春的希望。这也正是经典的魅力所在。
马尔克思告诉人们,爱情不是燃烧的烈火,不应该使人丧失理智,爱情是勇气,是智慧,是默默无言的等待,是遥遥无期的坚守。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1-22这本书聚焦嘉兴船民生活
- 2017-01-20莫言:下一部作品是长篇 但今年还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