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长征:改变世界的传奇

2016年11月03日 08:53:07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杨雪梅

  由于人们记忆的种种偏差,即使是关于一些重要事件的讲述也存在着多种版本。索尔兹伯里坚持一个事件一定要有三个以上的资料来源才会在书中采用,这也是他的书被认为具有更多参考价值的原因。

  索尔兹伯里说,自己是带着问题走过万水千山的。他和所有的外国朋友一样,想搞明白红军为什么可以数次置之死地而后生,长征又是怎样为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赢得了天下。

  1934年10月16日,中华苏维埃中央红军从瑞金开拔时。这一行动极为机密,除了最高决策者之外,许多红军战士并不知道他们在进行一场战略转移,而最高领导人对于红军的未来也没有明确方向。书中记载,毛泽东当时只能躺在担架上前进。担架主体由两根坚韧的空心竹竿组成,中间是绳网,十分轻便,像水手的吊床一样可以上下左右摇晃。毛泽东的身体非常消瘦,深深地陷在担架里,决不会因为睡觉而掉到外面,因此也不用把自己绑在担架上……

  在他的笔下,红军行走的雪山与草地人迹罕至,是地图上没有标注的土地。“没有人来这里探察,没有人在这里居住。也没有人可以在这个地方生活。即便是英国专家经营的中国邮政系统也不能到达这片区域,红军抢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向草地挺进的时候就已经走出了地图的范围,雪山翻了一座又一座,似乎没有尽头……”索尔兹伯里并没有回避毛泽东对斯诺所说的“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那虽然是个美丽的月夜,但毛泽东与张国焘的分歧已经不可调和,长征极有可能前功尽弃……最终一个北上,一个南下,终于分道扬镳……

  虽然索尔兹伯里更关注细节,更擅长复原每一个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点,但当你读完所有的章节,就会明白,他想要传达的是:长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征程,也不是一场场简单的战役,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寻找真理的伟大远征。在他看似客观的陈述中,我们每个读者都会明白,经历了遵义会议、红一方面军战胜张国焘的分裂活动坚决北上、三大主力会师西北等重大事件之后的共产党人,第一次形成共识,只有尊重中国的国情、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

  长征的壮怀激烈,不仅仅是因为感天泣地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更因为它是中国革命的熔炉,是残酷的思想交锋的前沿,是不断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走向空前团结的历史必然。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有了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憧憬,有了核心的领导层和核心的战斗力,那种战友情超越了原来的血缘关系和简单的地域关联,转化成坚不可摧的凝聚力。

  我们不得不佩服,一个外国记者,通过自己的采访、写作与思考,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经过长征,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便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长征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的数年间,看起来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扑朔迷离,翻云覆雨,而共产党人再未缺席,不但成为重要的角逐力量,而且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长征犹如一个骨架和桥梁,把1949年前中国革命的两个历史阶段——瑞金时期和延安时期完美地连结了起来。直到今天《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依然是研究长征的专家学者经常提到的一本经典。这正印证了当年作者的判断,他说:“我只能重复埃德加·斯诺就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说过的话——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我想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