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马克思如何走进当代青年的心?

2017年02月25日 11:19:43 浏览量: 来源:浙江新闻APP 作者:

  03

  浙江工商大学的全民动员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浙江工商大学正是通过全民性的师生动员、多样化的活动和平台,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和对形势政策的正确分析,传达给每一位师生,润物细无声。

  教师充分动员

  浙江工商大学明确要求所有教师都承担育人职责,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以"隐形嵌入"的方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一般性的教学之中。例如,东语学院教师讲授中外文化交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管理学院教师将管理学理论与党史相结合,编写、讲授"红色教案";人文学院教师指导学生精读哲学原著,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学生活动显神通

  此外,浙江工商大学还通过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思想理论和形势政策的认识。1996年起建立的"五当代"(当代政治、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系列报告会,和2008年起开设的百家百科讲坛、五洲讲坛,每年都能吸引到近两万名学生前来聆听。"卡尔·马克思"杯思政理论知识竞赛、"知微见著"时政评论和微书评大赛,也在学生中间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商大微理论"平台也是浙江工商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它包含"理论导读"等15个栏目,以及"时政""清风""微党课"等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它是省内高校唯一运用微信网站同步开展师生思政教育引导的新媒体平台。

  社会实践结硕果

  实践出真知,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学习理论,才有可能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浙江工商大学每年组织社会实践团队200多支,参与学生超过1.2万人,有11篇社会实践报告被国家智库《改革内参》《经济要参》和浙江省《公共政策参考》采用,7篇获得省领导批示。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