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16兰亭书法社双年展,“融合”汉字古与今、灵与美

泼墨西湖烟雨间

2016年11月26日 13:46:09 浏览量: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刘慧

  文化自觉 使命担当

  从无界,到有道,再到融合,兰亭书法双年展究竟有何种含义?

  王冬龄回答:中国书法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格。书法由刻画符号、实用文字而发展成为一门经久不衰的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是颇为奇特的现象。正因为如此,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其“实用”的意义仍未消失。

  你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书法珍品,虽然有许多在当时是出于实用的目的,但艺术性极高,于是流传到了今天,被我们不断地欣赏、研习和发扬光大。这让我们明显地体会到中国书法在现代艺术中仍然具有十分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因此,兰亭书法社有责任在继续提高书法专业水平及推动书法的社会化普及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们明白,文化艺术的融合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艺术或者文化艺术特质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吸收的过程。它以文化艺术的同化或相互感应为标志,在融合的过程当中,各种文化艺术彼此改塑对方,各种文化艺术特质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互为表里,最终融为一体。

  我们深知,中国书法的艺术性既是古老的,又是富有青春活力的。它的线条、汉字抽象构成、书写性都为书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有极大的文化包容性。书法不仅仅属于东方汉字文化圈,也属于全人类最具艺术表现性的艺术门类。

  所以,本届兰亭书法社的双年展“融合”主题,便寄托着我们对古今书法艺术传承的敬畏之心,寄托着我们对传统书法艺术和现代书法艺术开拓创新的向往,寄托着实践全民书写的宏愿。

  “因此,创办兰亭书法社,不仅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实现传承创新书法梦的重要平台。”王冬龄感言,兰亭书法社创办以来,一直秉持“立社为公,学术为宗,服务大众,中西交融”的办社宗旨,始终把弘扬书法艺术、传播优秀文化放在首要位置,以多媒体整合传播为手段,以新的学术机制为保障,全力打造书法艺术的新品牌、新高地,形成了一个高品位的书法艺术传承、研究、创作、宣传基地。

  王冬龄的思考是:当代书法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兰亭书法社要大力推广书法创作成果,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瑰宝,需要推广至国际,走向世界;书法也是简单的,应该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的快乐源泉之一。”王冬龄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书法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倡导快乐书写,就是希望社会各界以至小学生等都能热爱书法,在空闲的时候快乐书写。

  因了,这是一个书法创作的高地。兰亭书法社将大力推进浙江书法艺术的全国化、全球化传播,引导书法欣赏与创作,创建出浙江书法艺术的新品牌,让兰亭走向世界。

  因了,这也是一个书法交流的平台。兰亭书法社将大力推动书法艺术的社会化、大众化,传承与弘扬中华书法文化,促进书法艺术交流与传播,让书法滋润生活。

  在兰社,聚集着全球的书法创作精英;在兰社,折射着全民书法快乐书写的热情。多年来的丰富历程,使“兰亭”不仅只是一个历史坐标,也是艺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伟大实践。

责任编辑:张磊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