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增长势头放缓,影院整合动作频繁影院市场将迎来并购潮?
票房增长势头放缓,影院整合动作频繁影院市场将迎来并购潮?
2016年10月19日 18:19:58 浏览量: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于帆
影院并购重组动作频繁
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屡屡创造的“神话”让业内外看到了中国电影市场巨大的潜力,然而从今年以来出现的票房下滑现象,开始令业界担忧: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还能持续多久?
快速的影院建设,大量的银幕堆砌,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的纵向扩张,这些都无法阻止因佳片缺乏而导致的观影人次与平均票价双双下降的现象。对此,光大证券首席传媒分析师王铮分析认为,当前的种种现象都在向业界传递出同一个信息:通过快速扩张银幕数来拉动票房的时代已经逐步过去,影院的经营管理必须要提升到新的高度。尤其是当市场经过持续几年的泡沫之后,小的院线没有竞争优势、没有品牌优势,最终的命运就是被并购重组。
对比北美院线从扩张到同质化发展后的并购整合发展轨迹,从国内近期一些院线并购案例来看,这一趋势也初见端倪。记者注意到,步入今年以来,各路资本纷纷涌入院线产业并大肆扩张,行业竞争持续加剧。
目前,万达院线、阿里影业等院线巨头和资本玩家都在强势整合院线资源。万达电影院线近期宣布,计划在未来6年新增150家IMAX影院,该公司还将在旗下购物中心和娱乐主题公园内开设新影院。
今年5月,阿里影业则通过旗下子公司认购了大地影院10亿元可转债。根据认购协议,在约定期限内,阿里影业可将债券本金转为对大地影院的股权投资;今年8月,阿里影业又以总价1亿元收购杭州星际80%的股权。而杭州星际主要从事杭州星际影城经营与管理、电影放映及其他相关业务。阿里影业副总裁杨磊磊在一份书面回应中表示,公司将继续投资现有影院和修建新影院。
9月13日,完美世界发表公告,计划以13.5亿元收购中型院线今典集团。完美世界将收购今典旗下的217家影院视为打造大型院线的第一步。对此,完美世界CEO萧泓表示,在影院领域,合并已不可避免。
在王铮看来,近期国产电影票房市场上的降温趋势也可能为影院整合提供一定的动力,一些小型影院或因市场逐步成熟和利润率下降而产生出售自身的想法。
影院发展下一步:兼并收购是必然?
虽然这几年中国影院建设热火朝天,但在王铮看来,国内院线集中度偏低,3.16万块银幕分属48家院线。前十大院线市场占比在66%,前四大院线占比仅44%左右。而在北美市场前四大院线占比约60%,少数几家院线掌控着大部分影院;在韩国,前三大院线市场占比高达96%;在澳大利亚,前两大院线占比近50%。
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目前国内影城和票房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据统计,国内28%的影城贡献了73%左右的票房,40%的影城占据了90%的票房。就影片来讲,票房1亿元以下的占到87%,这87%的电影只占了总票房的11%。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影院市场发展的方向也将逐步走向并购和整合。然而,在大多数影院经营者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传经典影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芳芳看来,近期出现的并购案例不过是市场上的正常投资行为。之前因电影市场过于火热,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而近期并购行为的出现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影院市场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董芳芳对记者表示,虽然今年票房整体增速放缓,但作为新兴影院的经营者,依然对市场充满信心。“通过提升影院的放映质量和服务质量,目前我们在市场中仍处于上升趋势。”
鑫苑星空院线的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作为一家新兴院线,依然看好市场未来发展,希望通过差异化竞争求生存。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相比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更具有可开发的市场增值空间。正是洞察到这一市场趋势,星空院线努力避开与众多品牌在一线城市的正面交锋,全面布局未来更有潜力的二三线城市市场。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影院合并将为行业发展提供良机。博纳影业集团副总裁兼影院投资公司总经理黄巍在中国影院投资发展论坛上针对影院合并趋势谈到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合并将为行业整体带来大型品牌体系和规范的管理,这是影院行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合并还有助于服务的标准化,并避免低层次竞争,是该行业跃升到下一阶段的必要条件。”
责任编辑:林庭宇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0-10让主流价值成就主流电影
- 2016-09-30互联网+影业创新模式更需创造内容
- 2016-09-28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讨《话说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