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10位生前不受赏识而穷困潦倒的艺术家

2016年07月06日 08:24:00 浏览量: 来源:凤凰网 作者:

  5. 亨利·戴维·梭罗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总是沉浸在沉思冥想中,因此很少关注公众对他的看法,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位影响了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和甘地(Gandhi)并深受他们喜爱的思想家在当时却很不受欢迎。保守地讲,梭罗当时并不是很出名,也没什么读者。他提出的理论,以及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社会激进主义并不为社会所接纳。但是梭罗对此并不在意,他很享受与自然相伴的日子,同时这也是大家熟知的作品——《瓦尔登湖》(Walden)的主题。他找不到一家愿意出版其作品的出版社,生活极其不易。他曾经自费出版作品,最终也只是卖出一小部分。

  梭罗去世前,仅有两部作品出版,而这两本书也并未受到群众欢迎。在文学界,亨利·戴维·梭罗一生都只是一个无名之辈,然而现在他却是一个成就非凡的人。《论公民的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等作品激励了伟大的领袖们,他对自然的思考也呼吁了艺术家及思想家们重新去审视自然以及生活中简单事物的重要性。

  4. 约翰尼斯·维米尔

  本文所罗列的艺术家中,约翰尼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是从去世后到其作品受到赏识,跨度最长的一位艺术家。约翰尼斯·维米尔生于荷兰,在其早年时期,曾小有名气。他于1632年接受洗礼,且是一名艺术品经销商的儿子。维米尔的父亲去世后,维米尔接管了家族的艺术事业。他学习到了各种形式的绘画技巧,不知是因为他当了一名艺术家的学徒,还是因为在做有关艺术品的生意中积累了经验。从此,维米尔开始自我创作,但是他的作品并不为教堂或贵族阶级认可。相反,维米尔绘画的体裁迎合当地中产阶级的口味。因此于1675年,维米尔以岳母作为担保人,在阿姆斯特丹贷了款。很显然,维米尔的画作销量很低,因此他无力偿还贷款,给家庭留下了累累债务。

  在约翰尼斯·维米尔去世后的两个世纪,他的画作一直被艺术史学家遗忘。荷兰有名的鉴赏家确实欣赏他的作品,但不幸的是,维米尔的大部分作品都被这些鉴赏家们错当成是那些像梅特苏(Metsu )或米利斯(Mieris)等知名艺术家所作。若不是德国博物馆馆长,古斯塔夫·瓦根(Gustav Waagen)在Gzernin画廊看到《绘画艺术》(The Art of Painting),维米尔可能永远不会因他的作品而享有声誉。这幅画的产生还要归功于与维米尔同时代的彼得·德·霍赫(Pieter de Hoch),维米尔深入研究彼得的作品,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维米尔影响着许多像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一样的画家、艺术家,他们研究维米尔的作品,但在创作中体现自己的风格。

  3. Edgar Allan Poe

  大部分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短篇小说及诗歌体现的黑暗的一面,是坡混乱而又痛苦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坡出生于1809年,父亲戴维·坡,母亲伊丽莎白·坡都是旅行艺人。年少的坡亲眼看着父亲抛弃了家庭、母亲死于患肺结核。不久,其父亲也离世。死神似乎总在戏弄坡,其兄长的离世让坡决定要写作为生。然而,由于缺乏国际版权法的保护,坡发现靠写作为生极其困难。此外,坡与其表妹维吉尼亚的婚姻,也是坡痛苦一生的另一原因。他们结婚时,埃德加·爱伦·坡26岁,而维吉尼亚年仅13岁,四年后也死于肺结核。维吉尼亚的逝去给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的痛苦在《乌鸦》(The Raven)中得以体现,这首诗大获成功。在《乌鸦》中,一只会说话的乌鸦神秘地拜访了一名心神错乱的恋人,这个男人因经受失亲之痛最后陷入疯狂。尽管这首诗取得成功,坡却仅得到9美元的稿费。

  在准备开始旅行的计划失败后,坡去世了,认识他的人都猜测他应该是因酗酒身亡。人们在巴尔的摩(Baltimore)的一处排水沟旁发现他的尸体,死因不明。

  2. 赫尔曼·梅尔维尔

  这位作家是20世纪最受欢迎书籍的作者之一,在他的处女作初获成功后,他却屡遭失败。较为讽刺的是,《泰皮》(Typee)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根据其在波利尼西亚岛(Polynesian Islands)的经历完成的作品,这部作品的内容也正是其当代人倡导的,同时,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的最佳作品也一雪前耻。 虽然梅尔维尔临终时,其《白鲸》(Moby Dick)售罄,但其在世时,其他作品既不受欢迎,也没能为梅尔维尔提供经济保障。无奈之下,梅尔维尔开始巡回演讲,因为这在当时获利较多,但在此期间,他一直坚持以诗歌的形式进行写作。梅尔维尔于纽约去世,在家中度过了最后一段时光。据相关记录所述,梅尔维尔的讣告中的名字是错的。随着后世的人们重新发现他的作品,梅尔维尔的名字将永世长存。

  1. 文森特·梵高

  一个一生中只卖过一件画作的名字,现在竟然是艺术的代名词,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我们并不知道造成梵高精神疾病的根源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尽力创作优秀作品,但最终却从来没有卖出去,他所感到的纠结与压力会对他的精神造成一定影响。

  1853年,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出生于荷兰,是安娜·梵高(Anna van Gogh)与西奥多鲁斯·梵高(Theodorus van Gogh)在世的长子,其父亲是荷兰新教的牧师。梵高曾到伦敦和巴黎旅游,借此体验别国文化。他在巴黎发现了法国印象主义,这对他之后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移居法国南部后,梵高似乎从该地区丰沛的色彩及阳光中获得了灵感,其绘画作品的色调开始由暗转明,这样的绘画风格与其早期代表作之一—《吃马铃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形成强烈的反差。在法国南部居住期间,梵高创作了2100多部作品,其中有860幅油画。文森特·梵高去世时年仅37岁,很难推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梵高做这样的决定,但毫无疑问,整个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责任编辑:张东红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