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寒门学子进得了名校,抹不去贫困烙印?

2017年02月10日 07:43:31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

  现实残酷,但寒门学子依然要努力

  表面看来,一同考入名校的寒门学子和城市学生,都来到了相同的终点,但他们难免面临不同的新起点。毕业以后,寒门子弟的选择面更窄,压力更大,往往身负帮扶家庭的重担。所以成功之路,步履维艰。

  但依旧有很多,出身贫寒、经过一番拼搏努力,获得学术、商业和社会成就,摆脱贫苦的家庭命运,奋斗到中产阶级或者准精英阶级的人。

  尽管这些苦出身的人们,“晋级”的历程比别人辛苦,也有很多贫困烙印需要慢慢去淡化。但进入好的大学,才使他们有了机会去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如果我们越来越多地质疑,“读大学有什么用?读好大学有什么用?还不是和普通大学毕业生一样艰辛找工作,重点大学学生有的是给初中生老板打工的人”。社会也越来越对寒门子弟考入名校不抱希望,但我不得不说: 名校能从根本上 改变一个人的精气神, 给一个灵魂注入 高尚的修养和纯粹的追求。

  在一所名校,你会看到一心做学术,不问功名一世的虔诚学者;也会看到热心于公益到执着的年轻人;还有关心人类未来,为国家科技做出卓绝贡献的科研人。哪怕静静旁观这些人,也会给人带来思想上的震撼,以及灵魂的洗涤。

  对于出身贫苦的寒门子弟,拼搏一把进入名校,更是最简洁、直接改变命运的途径。总体而言,通过高考进入好大学,这已经是最公平的一条路了。

  就像故事中的小A,名校带给他初来时的荣耀,也提醒他残酷的现实。

  名校不止是梦幻与温柔的所在, 更像是一名严师, 让他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也提供给他提升自己、 缩小差距的途径和条件。

  他的价值观、人生信条都从中发生着改变,从外到内,将他锻造成一个与从前迥然不同的人。

  名校帮助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他看到,人生还有更多可以去努力实现的东西。名校也赋予他许多软资本,如导师、校友圈可以为他带来的各种资源,以及更多普通大学无法提供的学术、职业技能的训练机会。还让他交到可以维持一生的挚友,帮助他从优秀的同辈身上学习。

  “寒门再难出贵子”, 但这不是寒门子弟停止努力、 放弃信念的理由, 更是认清现实, 抓住一切机遇去努力的契机。

  北大清华和其他重点大学,都在逐步放宽农村学子录取的标准,并提供资金、和学习生活上的援助,这些就是机会。即使寒门子弟的父母无法为他们的未来帮忙,但只要他们敢于去寻求帮助,名校会有他们想要的所有资源。

  哪怕进来以后会彷徨、自卑、不自信,但他们依然拥有了改变家庭命运的入场券,回报不会低于当初付出的努力。

  寒门学子们,尽管生活中一定会有人告诉你,“不要徒劳了,机会不会是你们的,读书是无用的”。但我只想让你知道,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还没有僵化到堵死了你们进入优秀大学的路。而且“读书无用论”,只是社会底层的自我固化,不上大学或只求一个普通大学,会让你们的生活缺失很多可能性。

  而进入一所好大学,会给你很多长期的优秀社会资源,也会让你的后代拥有更多的教育机会。丢掉“读书无用论”和对未来的忧虑,趁着有机会读书,请尽力去拿到改变命运的入场券吧。

  (注:小A的经历,为众多资料和采访人物整合而成)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