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养生,就要把自己交还给身体

2017年03月23日 08:55:46 浏览量: 来源:环球网 作者:

  春天到底该怎么养生?《黄帝内经》早就给出了“大法”,后世各种,不过是这个中医“大法”之下,衍生而出的“地方法规”罢了。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1

  夜卧早起

  直译:晚睡早起。

  意译:为什么盲人患癌的几率低?

  中医养生,从来不一味地强调早起,那只是勤劳的象征,甚至是生活所迫,中医讲究的作息,一定要顺应按照人体自然规律,一年四季的起床时间,都以太阳升起来的时间为准,所谓“以待日光”,就是在太阳升起来之后,再起床。

  春天,太阳升起得早,就要比冬天早起,不能睡到太阳照到屁股;冬天,太阳要到七八点钟才升起,那就最好晚起。所谓“睡到自然醒”,不是说头一天晚上熬夜,等到第二天睡足了再起,而是说,在正常的作息前提下,自然醒来,因为这样的自然醒,是由身体的“第三只眼”决定的。

  生物学家在已经绝灭了的古代动物头骨上,发现过一个洞,后来证实,那就是“第三只眼”的眼眶,不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蛙鱼龟蛇,甚至人类的祖先,都曾有过“第三只眼”,随着进化,这“第三只眼”逐渐从颅骨外,移到了脑内,这就是大脑中的一个红色的豆状结构:松果体。

  尽管松果体深处颅腔内,但仍旧保留着“第三只眼”的功能,它能感受到光的信号,并作出反应,所以,我们才会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感到心情舒畅、睡眠减少,在细雨连绵的天气里,会情绪低沉、郁郁寡欢、想睡觉,这都是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在调节我们的情绪。

  这种激素叫“褪黑素”,又叫“松果体素”,一般是晚八点左右开始分泌,晚11点迅速升高,凌晨2~3点逐渐下降,早八点下降到最低点,这个分泌周期正好与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同步,如果起居正常,人会按照激素调节的规律“睡到自然醒’,正好符合中医养生讲究的“以待日光”。

  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会有什么后果呢?研究者给出了令人警醒的结论:

  1、全盲的人的癌症罹患率,比视力正常的人低,原因之一是,前者晚上不用开灯,他们的褪黑素的分泌不受影响。

  2、国际癌症研究组织提示熬夜与乳腺癌的关系,它来自于多项研究结果的分析:夜班人员,包括护士、空乘人员等,她们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4倍至1.5倍,而导致乳腺癌发病率升高的罪魁,就是褪黑素分泌的减少。

  褪黑素白天几乎不分泌,天黑了,灯光暗了,才分泌增加。对于夜班人群来说,明亮的灯光会抑制他们褪黑素的分泌,而褪黑素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护细胞不受氧化,而细胞的癌变,则是氧化的结果,一旦褪黑素缺少,细胞被氧化致癌,以及癌细胞的生长速度都会加快。

  2

  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直译:披散着头发,宽袍大袖地在庭院中悠闲缓步。

  意译:春天,迎着太阳扩扩胸。

  在四季养生中,春天是最要求放松的,因为春天是中医说的“肝”所主,中医的肝不是我们得肝炎的那个肝,而指的是身体的系统功能,中医“肝”的性质是“条达”,这个条达的含义,既包括身体的不受拘束,也包括心情的舒畅,但这两点,对现在人来说都难以做到。

  之前曾经有个报道:每天戴胸罩超过12小时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比从不戴胸罩的妇女多21倍,而那些晚上睡觉也不摘下胸罩的做法,更会让乳腺癌风险增加100多倍……对此的解释是:胸罩压迫会影响乳房淋巴液的正常流通,久而久之就会使乳腺细胞癌变。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