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春捂适度 百病难碰

2017年03月20日 16:36:34 浏览量: 来源:环球网 作者:

  “春捂”有指标

  “春捂”怎么捂?专家提出了一些供人们在实践中便于操作的数据,称为“春捂”指数。

  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一般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7~14天恰到好处

  医学专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衣服减得过快可能会冻出病来。

  春天还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些疾病的发生虽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但感染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养。春天适当捂一捂,可以减少疾病。不忙脱衣,“春捂”得法,养生有效,免疫力正常,可预防流感或生病。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