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临近开学身体各种不适,开学恐惧或因“人际关系”

2017年02月16日 14:35:27 浏览量: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

  寒假即将余额不足,是否开始躁动不安?上班族有假日综合征,学生党就有开学恐惧症。开学恐惧症多数源于焦虑,而引起焦虑的原因除了学业压力,无法融入集体、与同学关系不融洽等人际关系问题往往被忽略。

  适当的焦虑是一种动力,可以让人产生紧迫感,从而更加努力。可凡事过了一个度,就会适得其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林国珍表示,学生开学前的焦虑大部分是因为生活节奏被打破。从休假到上学,每天的生活作息都不同,加上开学之后势必要面对的学业压力,会让人一时难以适应。但这都是暂时的,一般适应四五天就能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对开学特别恐惧、抵触的孩子,尤其是年龄偏小的幼稚园、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开学的恐惧会从心理上迁移到身体上。比如,有的孩子在开学前的一周,会出现失眠、睡不好,肚子痛、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这时候家长就要多留个心,可能并非是器质性问题,而是孩子的内心太过焦虑、害怕。

  引起焦虑的原因,父母多以为是孩子不习惯学校生活,要“收骨头”了。虽然这的确是一部分原因,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被忽略了,那就是“人际关系”。和大人一样,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朋友。如果在学校里被孤立、被排挤、没有朋友,对孩子而言,开学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被排挤的孩子一般回家也不会和父母提起,父母也就不会往这方面想,但这种情况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通常,被排挤的孩子都走两个极端。要不就是太专横霸道、要不就太唯唯诺诺。林国珍解释,孩子性格的形成一部分是天生,更重要的则是家庭环境。在家里习惯当小霸王的孩子,去了学校也就更容易动手打人。家里人包容、溺爱,可到了学校大家都是平等的,久而久之,即便是小孩子也知道哪些人不能搭理。

  孩子之间也有他们的“小社会”、“小团体”,很多时候大人都难以干预。相反,如果是父母“一言堂”的家庭环境,孩子就容易形成不多话、不反抗的性格。因为不管孩子提出什么意见、想法,都会被父母驳回,渐渐地,也就学会了忍耐。这样的孩子,在学校也同样容易被欺负。

  有句玩笑话:18岁以下孩子的问题,都源于父母。虽然夸张且有推卸责任的意味,但也并非全无道理。林国珍提醒,对于孩子的焦虑、不安,父母要从旁协助、调和。不要一味批评,而是应该帮助孩子提前热身,逐渐进入学习模式。

  具体该怎么做?林国珍给出建议的建议就是:静下来,动起来。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