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过年那些健康事 你做到了吗?

2017年01月24日 17:46:53 浏览量: 来源:环球网 作者:

  过年怎么喝:饮料首选果蔬汁、牛奶、豆浆等,喝酒应限量

  过节走亲访友,免不了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但是喝什么也是一个不好做的选择题。在“无酒不成席”的传统观念驱使下,春节时很多人的饮酒量往往增大,大到最后很容易醉倒一片,吃下去的美食也都“贡献”给了马桶。

  走亲访友限酒禁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伟伟表示,饮酒对健康的危害早已不新鲜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60种疾病与过量饮酒相关,其中包括脂肪肝、肝硬化、骨质疏松、高血压、冠心病等。新版《健康素养66条》指出,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病。

  在酒桌上要学会拒绝,不妨提前想好不伤和气的拒酒词,比如对酒精过敏、正在吃感冒药等。。如果非要喝酒,一定要控制好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男性每日摄入的纯酒精量应不超过20克,约为一杯红酒的量。另外要避免空腹喝酒和“一口闷”。

  陈伟伟还表示,春节期间不论在餐馆还是家中,很多时候一进屋大都是烟雾缭绕,充斥着呛鼻的烟味。其实控烟限酒并不是春节才要注意的,而要贯彻到每一天的生活中,特别要为妻子和孩子考虑,不要让他们吸二手烟。

  挑选饮料看这两“短”。丁冰杰建议,选择饮料要看两短。一个是配料表越短越好,那些配料表有一长串的,往往添加剂较多,很多人看都不看就喝下去一大堆的添加剂。一个是保质期越短的越好,那些保质期长达半年、一年的饮料,主要还是靠防腐剂。

  丁冰杰推荐,春节可喝两类饮料,原果汁含量40%以上果蔬汁和酸奶、纯牛奶、豆浆这类蛋白饮料,营养丰富,口感也很好。

  过年怎么动:避免久坐,多动多走,动要挑“时”

  大年三十晚上看春晚,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与亲友打牌、搓麻将,两三个小时不下桌;一顿饭从中午吃到傍晚,推杯换盏、吞云吐雾,一下午屁股都没离开椅子……春节期间是久坐的“重灾区”,而这往往被大家所忽视。

  少坐多走尽量动动。中医古籍《黄帝内经》提到“久坐伤肉”是指,久坐不动,气血不畅,会使肌肉松弛、倦怠乏力,重则还会影响到血液循环,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伤神损脑、精神压抑。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久坐列为十大致死致病元凶之一。研究表明,长时间坐着或躺着不动,身体长时间处于低能量消耗状态,使得体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升高,腰腹围增加,提高肥胖风险,可能导致代谢综合征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久坐不动还易导致腿部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速度减慢,进而增加血栓发生的概率。此外,久坐导致腰椎承受的压力增大,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新版《健康素养66条》建议,成年人每日应当进行6000~10000步当量的身体活动。北京友谊医院健康教育科健康管理师吴静对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建议说,春节时,应利用一切机会站起来、动起来。比如走亲戚或购置年货时,能走着去就别开车;年轻人回家别一屁股坐进沙发玩手机、看电视,多帮父母做做家务,擦擦玻璃、洗洗菜,陪他们外出逛逛街、散散步等,好好陪陪父母,还能动起来;打牌时注意时间,每隔半小时就起身倒杯水,活动活动。

  运动挑“时”否则伤身。节前节后大家吃得好怕胖,也会有去锻炼的冲动,但也得挑挑时间。吴静介绍,冬季早晨地面气温低,汽车尾气等各种有害物质就会聚在地面,不能向空气上层扩散。人们如果早起锻炼,大多易出现乏力、头晕、咽喉炎、气管炎等疾患,反而危害健康。因此,建议上午10点左右出门锻炼身体。这时,太阳把地面慢慢晒暖,空气开始上下对流,污染物向高空扩散,地面变得清新,这时候锻炼呼吸到的空气更健康。

  另外,吴静提醒,人在正常的适度锻炼后应感到很舒服。如果没有舒适感,说明锻炼强度过大。过度锻炼会造成关节、肌肉、肌腱和骨骼疼痛,反而使人感到烦躁不安。

  过年怎么玩:娱乐有度,规律作息,拒绝意外

  没日没夜地吃喝玩乐,是不少人春节假期的主题。而无休止的鞭炮声也让许多人休息不好,春节过后纷纷喊累。

  娱乐适度避免熬夜。熬夜违背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新版《健康素养66条》建议,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因此,我们切不可因为放假而放纵自己,保持规律作息,11点前就上床睡觉。如果因为有人放鞭炮而睡不好,次日要好好午睡,把精神补回来。

  如果必须要熬夜,则要注意补水,可以喝红茶。夜宵可以选择水果、坚果、酸奶等。比如杏仁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饱腹感强;酸奶含有蛋白质和脂肪,加点新鲜水果,口感和营养更丰富。

  远离意外确保平安。春节最易发生的伤害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炸伤。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年俗之一,但年年都有因燃放烟花爆竹被炸伤的案例,而大多数炸伤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身上。其次是交通意外,春运正值农闲,赶集、民俗活动集中,面包车超员超速、货车和拖拉机载人、酒驾等违法行为多发,事故风险较大。此外,扫除时发生的跌伤以及猫狗咬抓伤等也很常见。

  过节图的是开心,一定要避免去做危险的事。年味不只是鞭炮的硝烟味,中国有丰富的年俗,少了放鞭炮,还有除尘、挂年画、贴窗花、赏灯会等。如果一定要放鞭炮,切忌在手里燃放,观看放鞭炮时应离远点。一旦不慎被炸伤,要先将异物清除干净,反复冲洗创面,用无菌或清洁的布类包扎伤口,尽快去医院。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