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降温这几种病最高发!快收下这份各科医生的健康提醒

2016年11月26日 13:42:49 浏览量: 来源:环球网 作者:

  受强冷空气影响,大部地区20日起遭遇入冬以来的首场大范围降雪。冷空气继续步步逼近,寒潮汹涌来袭,一降温,医院来看病的人就更多了,这六个科的医生特别给出了健康提醒。

  呼吸内科:感冒、哮喘、慢阻肺开始发威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内科朱晓莉主任医师: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或者像老人、孩子这些免疫力地的人很容易感冒。冷空气刺激后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影响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专家还提醒大家,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可以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消化内科:一夜寒冬,老胃病容易发作

  消化科陆枫林主任医师说,天气转凉的时候就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近来接诊的好多患者都是受凉后“老胃病”发作,专家提醒,本身有胃病的人到了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暖胃养胃,多喝些热水,少吃冷食,按时吃饭。

  心内科:天冷了,心脏很“受伤”

  “这几天降温后,冠心病、心梗等病人明显增多。”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汤成春介绍说,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初冬气温变化大,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天气转冷,户外活动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这是秋冬季节引发心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另外,冬季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冬季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汤成春提醒。

  神经内科:冬季,脑梗“说来了就来了”

  “我昨天一天门诊就收治了3、4个中风的病人,有个病人过来,血压飙升到200多,一侧腿只能缓缓移动,同时手也握不住东西了。”中大医院神经内科郭怡菁副主任医师介绍说。

  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者是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这段时间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在晚上睡眠时,人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重要原因。

  专家提醒,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眩晕伴呕吐等症状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中风急救分秒必争做到三早:早识别、早求救、早溶栓。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