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冰箱,冰箱,你有“冰箱依赖症”?

2016年07月21日 11:07:37 浏览量: 来源:开化新闻网 作者:

MAIN201408061549000056043931311.jpg

  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冰箱做为必备的家用电器,做为贪凉一族的神器,使用率也越来越高。除了日常冷藏食品外,为了凉爽口感的西瓜、冷饮、牛奶等很多食品都要放冰箱里凉一下再吃,很是解暑,很是惬意。可您是否知道冰箱并非万能,使用不当很可能给身体造成不适。

  冰箱误区一:冰箱内拿出的冷食,马上吃

  夏天很多人为了“贪凉”,经常将冰箱中储存的食品拿出来就吃。殊不知,这样可能会得病——“冰箱病”!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拿出来就吃,容易引起腹泻或是肠胃疾病的不良反应。

  夏天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温度一般在-6℃以下,而口腔温度在37℃左右,两者温差悬殊。若快速进食,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从而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的一系列症状。有时严重者可引发冰箱肠炎和冰箱胃炎等。因此,刚从冰箱内取出的食品,宜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

  冰箱误区二:存储食物,生熟混放

  一般来说,人们平常接触到的一些食材,如猪肉、牛肉、鱼等,在其上面都附带有大量的细菌,如果把熟食跟这些生鲜食材放在了一起,那么寄生在生鲜食材内的细菌就很容易污染熟食储物。如果人们在食用熟食时没有加热,这样很可能“病从口入”。因此,在使用电冰箱进行储存食物的时候,尽量避免生、熟食一起存放。

  如果要一起存放,建议分层存放,且在食物放进去之前,最好用保鲜膜包好,防止食品冷冻干燥、相互污染,水果则应擦洗干净后存入冰箱。此外,任何食物都应少存放在冰箱里,尽量随买随吃。如果存放过久,不仅会影响食物的鲜美,还可能产生异味从而污染其他食物。

  冰箱误区三:使用冰箱,寸土必争

  冰箱里储存的食品不易过多,特别是在节日里的食物剩余较多,这时许多朋友都会选择把食物放进冰箱储存,这是值得提倡的节俭美德,但如果不小心就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的,就未必是好事了。

  在储存食品时,冰箱里的食物或容器间要留出一定的空隙,才能有利于冷空气的流通,确保必需的温度。如果冰箱内食物挤得太满,会导致热负荷过大,造成电力浪费,还会使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滋生细菌,导致食物变质。

  建议大家冰箱存放食物的空间维持“八成饱”的原则,并且定期对存放空间进行清理,养成外出采购食品前清理冰箱的好习惯。

  冰箱误区四:冰箱当成“保险箱”

  冰箱存放食物的时间也不宜过长,肉类生品冷藏时间一般不宜超过2天,瓜果蔬菜不宜超过5天。冰箱中绿叶菜长期存放叶子会很快变黄、变烂,其中的亚硝酸亚含量升高,食用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果汁开封后放进冰箱,即使瓶盖已拧紧,一周内也会损失一半维生素C。

  家用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温度是4℃左右,在这种环境下,绝大多数的细菌生长速度会放慢。但有些细菌却嗜冷,如耶尔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这种温度下反而能迅速增长繁殖,如果食用感染了这类细菌的食品,也会引起肠道疾病。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