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推动老工业基地再创辉煌
扎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推动老工业基地再创辉煌
2017年04月01日 17:05:09 浏览量: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储霞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抓工作落实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如果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和效果,就成了形式主义。在干部作风问题上集中表现为,做事不求实效,工作花拳绣腿,空话套话连篇,文山会海不断。形式主义久而不绝,与政绩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有关,与任务指标脱离实际有关,也与功利主义的驱使有关,而形式主义的长期存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浪费党员干部宝贵的人生年华和聪明才智,党内外对此深恶痛绝。攻克形式主义顽症,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讲真话,表实情,求实效,本着不抓则已、抓则必成的态度,狠抓落实,抓出成效,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集中到研究解决振兴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来,汇集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来,干出实实在在并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坚决克服和制止不讲实际成本、效果的形式主义,同时,在克服旧有形式主义的过程中防止产生新的形式主义。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直面问题、勇于探索,防止庸碌无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凸显,许多矛盾新老交织、缠绕叠加,党员干部工作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凝聚社会共识更好地推动改革,如何正确判断形势不失发展时机,如何掌控全局妥善处理各种矛盾,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政治勇气、政治智慧和政治担当。社会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人类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迎接挑战,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消除工作中回避矛盾、敷衍塞责、效能低下等不作为、慢作为的怠政懒政现象,解放思想、积极探求,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努力使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要求,在实践中破解各种难题,把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的关键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作风问题,就干部个体而言,是党性和世界观问题,对党的组织来说,是党内政治生活健康营造问题。党内政治生活是全体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树立正确世界观的主要平台。没有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的训练和熏陶,就难有干部良好作风的整体呈现。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优化政治生态,充分发挥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综合力量,就成为当前推进干部作风转变的关键因素。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提供精神支持。党内政治文化产生于党内政治生活中,是政党信仰、精神、品格的凝聚,影响和制约党员干部的政治行为模式及价值取向。党员干部的作风无不反映着政治文化观念,受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文化的力量是潜在的、持久的、深远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它规定了干部作风的更高品质。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为载体,就是在干部作风建设中注入文化元素,借助文化力量,引导和教育党员干部心存正义、坚守正道、弘扬正气,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境界、人文素养和精神气度,使其在工作中能够站位高、视野宽、格局大,有胸襟、有谋略、有担当。
正确选人用人,为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提供制度动力。制度的治本功能决定了制度建设在干部作风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健全和完善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制度,建立起靠制度正作风、管作风的运行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其中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以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是重中之重。为此,从干部产生的起点入手,在干部的推荐伊始,以及干部的日常考核过程中,都应把干部的作风表现作为硬性条件坚持要求,逐一细化,不可遗弃,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作风好的干部打开成长的广阔空间,激励干部以良好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
强化党内监督,为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提供纪律保证。把纪律挺在前面是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原则。纪律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激励和保证。执纪带来的是一种压力,但也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决纠正不正之风、严惩腐败,同时强化党内监督、严格执纪,党内政治生活展现出清新的气象。但是,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党的建设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主要表现是为官不为,因怕担风险而不敢做事,抱怨“紧箍咒”多而不想干事,甚至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敷衍塞责。在有些地方党组织则表现为把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在执纪执规上宽严尺度把握失当,也使一些干部在思想上陷入迷茫,在做事时无所适从。其实,无论是改进作风还是惩治腐败,都是在正本清源,都是为了更好地干事创业。党纪党规规定了党员干部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明确了党内政治生活应有的秩序和原则。它一方面约束着每个党员干部的行为举止,另一方面也为党员干部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提供了明确的边界、底线和导向,使违规之事难当道、循规之事易成行,从而以刚性力量进一步保障党员干部想干事、干成事、最终不出事。这恰恰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保护。因此,强化党内监督,严格执行纪律,绝非限制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而是要在党内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为党员干部继承优良传统、改进工作作风提供有利条件。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对待党内监督执纪,党组织在监督执纪时也要标准一致、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努力让实干家大展身手,让探路人专心谋事,让先行者奋勇前行,让违规者受到惩戒,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干干净净做事,兢兢业业作为。
作者: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储霞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7-03-30党员干部助力治水
- 2017-03-30找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 2017-03-30调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盐味”
- 2017-03-30领导干部用网: 要“上得去” 更要“下...
- 2017-03-30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