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十八大以来就业优先战略的丰富发展

2017年03月21日 19:04:26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蔡昉

  兼顾短期劳动力利用与长期人力资本培养。2004年首次出现的“民工荒”以及随后发生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标志着中国经济越过了刘易斯拐点,不再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近年来,即使在经济增速下行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仍然面临招工难、用工荒问题。同时,在就业机会增加、普通劳动者工资上涨加快的情况下,一些农村青少年升学意愿下降,在义务教育结束后便匆匆进入劳动力市场。这固然在短期内满足了劳动力需求,但对教育造成了负激励,长此以往会导致人力资本积累的整体损失。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机器和机器人的更广泛使用,这些劳动者将来会由于缺乏技能和更新技能的能力,很容易遭到就业市场波动的冲击。这也会制约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我们积极推动就业优先战略向教育和培训延伸,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推动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制度,增强劳动者创新和就业能力,促进中国经济搭上新科技革命的快车。

  兼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社会政策托底。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新动能,来自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向创新驱动,要靠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得到释放。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产业的此消彼长和企业的优胜劣汰,伴随着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进而造成部分职工转岗失业。然而,创新驱动发展虽具有“创造性破坏”的特质,但并不意味着对劳动者采取“自生自灭”的态度。劳动是以人为载体的,因而不同于其他生产要素,其重新配置需要得到政府提供的政策扶助和社会保护。这也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中,我们把稳定和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为下岗和面临转岗的职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对一时难以实现再就业的人员加大基本生活保障力度。一方面,努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丰富就业服务内容,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信息化、现代化,为劳动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尽可能减少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时间;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使尚未在城镇落户的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及处于新型就业形态的劳动者都有获得社会政策托底的机会,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劳动者。2016年,划拨1000亿元“去产能稳就业”专项奖补资金、优化创业环境等措施落地有声,让更多劳动者捧上了“新饭碗”。

  就业优先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新定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优先战略的内涵、外延、举措都得到了丰富和拓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新定位。

  就业优先战略成为扶贫脱贫的重要手段。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着力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引导广大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实现脱贫致富。促进转移就业,是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个过硬、管用举措,是扶贫扶志的一种有效方式。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居民就业参与率,是扶贫、减贫、增收和缩小收入差距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把每个人的努力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最可持续的途径。

  就业优先战略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会有一些职工下岗,要更加关注就业问题,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落实和完善援助措施,通过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政策托底等多种渠道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问题和矛盾增多的情况下,党和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在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的同时,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政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政策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等,有效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轻装上阵,没有后顾之忧。通过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完善创业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劳动者创业面临的融资难、税负重、门槛高等问题,大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创新。2016年,我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5万户。这些新增加的企业多数是从事新经济的中小微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创新的效果显著。

  就业优先战略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个重要方面是破除唯GDP、唯增长速度的陈旧观念,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将稳增长、保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把就业优先战略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结合起来,让就业优先战略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配合,既实现多渠道扩大就业岗位,又更好体现就业本身的民生含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就业工作的创新性实践,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比如,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持续改善、服务业占比持续提高,服务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2015年全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速达到就业总量增速的18倍。又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催生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虽然目前的统计体系还不能将其完全纳入GDP统计范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结构变化扩大了就业机会、产生了新型就业形态、惠及了民生,是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和调整红利。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而不是以经济增长速度目标代替或代表就业目标,有利于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时期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作为。我国还把城镇就业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等一系列劳动力市场指标作为评估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决定政策取向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增强了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蔡昉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