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招才引智需要有所“不为”

2017年01月10日 14:26:41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伍贺兴

75b01a01gw1f1d2w9j5p3j20gq09w75l.jpg

  近年来,许多地方频频出台人才新政,政令一出全民皆兵,闻风而动抓招才引智,有的联系名牌高校搞合作,有的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搞挂牌,挖空心思、层层加码,更有不问企业、不问市场搞大包大揽的“招亲式”招才,许诺只要成功“联姻”,就会给予多少优惠政策,可最终的实际效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真可谓是“成本花了不少,成果永远在路上”。为此,这种“无所不为”的招才引智应该拉响警报,笔者以为,招才引智需要理智、理性,更加需要科学对待,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多地要让企业、让市场自己说了算。

  招才引智要“敢为”。要敢于实事求是招才,科学正确评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瓶颈”与“短板”,理性制订符合地方实情的人才新政,不一味追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福利”,敢于讲真话、讲大白话,综合分析研判人才、企业、市场的优势与短板,坚信对人才、对企业、对市场的“我的眼里只有你最合适”的论断,始终做到心里有本明白账。

  招才引智要“善为”。要善于讲究方式方法,不搞优劣不分、需求不明、后果不计的一古脑儿的招才,不搞“一哄而上、大包大揽”的招才,要努力打好“价值牌”“温情牌”,不纯粹地以“利益”诱导,更加注重人才自身愿景与价值的实现,更加注重发挥市场调配的杠杆作用,真正让人才留得住、融入快、扎下根,为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招才引智更需要“不为”。常言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先不去计较“做君子,还是做小人”,重要的是需要有所“不为”的精神,要不为考核而招才,不为指标而招才,有时要敢于对招才引智说“不”。信奉专业人做专业事,不搞面面俱到的摊派考核,不搞“一刀切”的“一票否决”,不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亲疏评判,要敢于正视和分清利弊关系,解放一部分人、一部分职能,集中优势兵力抓招才,杜绝“撒胡椒面式”的拉网招才,真正做到招一个、成一个、好一个。

  (作者单位:金华市金东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安佳璐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