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群众”的正确姿势
“吃瓜群众”的正确姿势
2016年12月10日 11:06:36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本网记者 张磊
2016年,吃瓜群众很忙:从明星结婚离婚那些事儿到美国大选,从朴槿惠“闺蜜门”到鲍勃·迪伦要不要去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忙着八卦、忙着站队、忙着点赞、忙着沙发……每一次微博热点、微信刷屏的背后,都有“吃瓜人”的一份“功劳”。
“吃瓜群众”最初叫“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是指对事情不了解、持“围观态度”的人。乍一看,“吃瓜群众”似乎与鲁迅先生笔下“麻木的看客”一脉相承,但二者内涵有所差别。鲁迅笔下的“看客”,是对麻木不仁的批判,带着明显的贬义色彩。而在互联网时代,“吃瓜群众”则带有娱乐化的戏谑和调侃。
“吃瓜”=“关我P事”?!但渐渐地,吃瓜群众不仅仅单纯地吃瓜了……
在民众与公共决策之间,互联网给了吃瓜群众更多互动,除了吃瓜,他们还有建言。于是,吃瓜群众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不只是围观,还嬉笑怒骂,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力。从王宝强离婚、林丹出轨到“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吃瓜群众都没闲着,该指责的指责、该提意见的提意见、该给唾沫星子的给唾沫星子,一时好不热闹!他们成了一股一股足以改变不合理现实的新兴力量。当罗尔以及背后的营销团队利用公众的善良吸粉和敛财时,吃瓜群众坐不住了,扒背景、扒房产……吃瓜群众不再是看客,而是公共事件的参与者和行动者。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看戏、入戏已经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走向和结局:盲目起哄,难免带来伤害;理性建言,才能有所裨益。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理性发声,助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吃瓜群众应该保持的正确姿势。
责任编辑:马美子 [网站纠错]相关阅读
- 2016-12-10邵燕祥《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一点...
- 2016-12-08《鲁迅藏浮世绘》 编辑始末
- 2016-12-07“吃瓜群众”:比起“吃瓜”,他们还有建言
- 2016-12-06面对冲击 音乐产业如何“拥抱”互联网?
- 2016-12-02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