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以最美司机毕怀斌事迹报道为例

正能量新闻如何写出10万+

2016年11月08日 13:05:35 浏览量: 来源:浙江浙江党建网 作者:林上军

  说起客户端新闻的点击阅读量,有人总觉得要来点刺激、骇人、负面的东西,否则PV、UV上不去,然而事实表明,那些正能量的新闻报道,只要用心去写、直抵人心,也会博人眼球,赢得10万+的传播效果。最近笔者就遇到这样一个案例。

  5月27中午11时37分左右,在舟山市临城发生一起事故:一辆货车的轮胎脱落后,砸中了后方一辆公交车的驾驶员,导致驾驶员不幸身亡。车上10余名乘客,部分受伤,均属轻微伤。

  刚开始,处理事故的工作人员认为仅是一起比较稀奇的事故,许多人对于因伤重去世的司机毕怀斌并不怎么在意。当地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也比较简单。几天后,随着事故处理工作的深入,公交公司把关注点放到了司机毕怀斌身上,并把他与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驾驶员吴斌联系起来:他在面临死亡的一刹那,踩下刹车,挽救了一车乘客的生命。

  在报道的前阶段,浙江新闻客户端舟山频道不但对相关报道及时转载,打理舟山频道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舟山群岛新区分社还派出记者,先后参加毕怀斌遗体告别仪式,倾听毕怀斌事迹报告会,采访他的家人等,并第一时间在客户端进行实时传播。然而,除了其中一篇转载当地媒体的报道因为浙江新闻在头条进行推送阅读量较高外,另两篇原创和一篇转载稿的阅读数据均没超过3万。

  不久,此事引起浙江省交通厅的重视,交通厅在组织本系统媒体赴舟山进行采访同时,还向浙江省委宣传部提交了毕怀斌事迹材料。于是,浙江日报的相关宣传任务落到了浙报集团舟山群岛新区分社记者身上。

  7月22日、23日,双休日,笔者与同事史朵朵先后来到舟山定海新东门汽车站、原定海东门客运站临时办公点,与预约的毕怀彬师傅曹乃伟、同事盛树强等再次进行深入交谈,并反复回看事件录像,随后又与还在舟山的毕怀斌个别亲戚以及他的老乡韩红光等细谈,电话采访远在安徽、江苏等地毕怀斌的其他能联系上得亲人、亲戚。最后,用2000字的篇幅,分别从他面对生死选择、面对忠孝两难、面对是非考验这三个侧面,把一个平凡、朴实、节俭,不凡、敬业、尽责的新时代司机形象展示给读者。

  7月25日,《浙江日报》在头版,以《向英雄升华的6秒钟——追记舟山公交公司司机毕怀彬》为题,隆重推出毕怀斌先进事迹报道。同时浙江新闻客户端头条和舟山频道同步即时发布。在短短的半天多时间内,该报道阅读量直线上升,直逼10万+,且有不少跟帖,成为浙江新闻客户端舟山频道开办近一年来影响力最大的先进人物报道之一。

  笔者事后思量,为什么前面的报道阅读量有限,事发近2个月,他的事迹还能打动受众。关键是前面的道没有充分还原毕怀斌受撞击身亡的6秒钟。车载视频显示,毕怀斌虽没有像当时吴斌出事那样,一看就是很明显是在身负重伤、生死时刻把刹车踩住停下来。但当笔者与他的同事等专业人士细细回味这段视频时发现,公交车车速从原来的每小时34公里减慢到每小时19公里的数据表明,面对飞来横祸,毕怀斌确实是先想到了乘客安危。如果他当时一转念,完全可以避开轮胎,自己免受伤亡。而这一点,在以前的报道中,没让专业人士权威解说,而是仅有记者自己判断、结论,而这恰恰是毕怀斌之所以成为英雄的关键。这个过程的详细客观描述、浓墨重彩着笔,才是打动人心的闪光点所在,也是吸引大家点击阅读、转发刷屏的重要因素。

  目前,毕怀彬已入选“浙江好人榜”,并被浙江省交通厅追授 “交通英模”等荣誉称号,一股深入学习毕怀彬的热潮正在东海之滨、浙江大地持续兴起。他身上闪现出来的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担当意识,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美德意识为人们所称道、传诵。

  从上述案例可见,那些正能量报道,新媒体客户同样会买账,关键是能挖出真正触动他们的精神“食材”。

作者:浙报集团舟山群岛新区分社副总编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