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贡献
2017年02月08日 14:56:40 浏览量: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中源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性,也表明了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历史担当。习近平同志结合探究社会主义运动500年的发展历程与发展逻辑,将社会主义发展划分为六个时间段,科学回答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对如何认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阶段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明确结论,对如何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出了具体要求,即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头”,增强党性修养;勇于实践、锐意进取,不断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六个时间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大逻辑”的辩证统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旗帜鲜明地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坚定立场,同时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崭新的时代内涵。

  直面深化改革发展新实践,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分析和解决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但其具体实现形式需要立足各国基本国情尤其是各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承担的历史任务而定。当前,我国发展既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我们党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得出了“三个没有变”和“三期叠加”的基本判断,明确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三个没有变”,核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三期叠加”,表明当前我国同时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基于这一基本判断,我们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明确了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一系列科学理念:一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新形势下党的奋斗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蕴含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共同富裕等原则要求。我们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共享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都体现了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二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严惩腐败和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强调保障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作出了时代诠释。三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是分阶段的,同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党治国理政需要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同志关于“三个没有变”“三期叠加”的论断,以及推进新一轮改革要将各项改革任务、制度建设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聚焦、向构建发展新体制聚焦,扭住关键、精准发力,严明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取得预期成效的要求,都体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方法论的遵循和发展。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