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从八个方面认识“中国优势”

2016年11月29日 15:48:20 浏览量: 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李俭

  其三,指导思想的引领优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任何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总要依据一定的轨迹,这轨迹的引力就是指导思想。没有正确指导思想引领,其行动或者是左右摇摆的,或者是无的放矢的,或者是迷失方向的。苏联赫鲁晓夫及其继任者们,或轻或重地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思想,最终导致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南亚某国仿效中国搞革新开放,苦于没有自己的思想引领,曾向我国“借”思想,要把《邓小平文选》翻译成本国文字,一直发放到基层官员人手一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5年来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95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不忘初心,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杰出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导,确保了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其四,杰出的组织优势。首先,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从党小组、党支部、基层党委,到省市党的委员会,再到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融为一体,信仰高尚、宗旨先进的组织形态。这样的组织形态,吸引着大量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使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中国共产党已拥有8800多万党员、440多万基层党组织,全国平均每15个人中就有1名党员。这些党员中的大多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大多数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这就使得中国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其次,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有“组织起来”的巨大能量与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更是以此见长。中央有号召,全党就行动;中央有令,各地紧跟。正是在党中央强有力的组织之下,“天路”修通了,三峡成功了,南水北调了。这可都是闻名世界的超级工程!这种组织优势还体现在抗险救灾之中,无论是洪灾、震灾、重大事故还是灾后重建,只要党中央一声令下,就能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高效的行动完成任务。看看曾遭受地震重创、而今成为一座现代化旅游城市的汶川,再看看至今依然满目疮痍的日本福岛,其中的对比与反差就不言自明了。

  其五,突出的后发经济优势。我国从1979年到2012年维持了33年平均每年9.8%的经济增长率,在人类经济史上还不曾有过任何国家、经济体维持过这么长时间的高速度增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积攒了各方面的成功经验,而且累积起多方面的雄厚实力,正在呈现明显的后发优势。

  中国经济发展有 “四梁八柱”,韧性很强,可以预见还将保持多年中高速的发展。中国有极为厚实的家底,我们的粮食“十二连增”,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着极为可靠的保障;物产极为丰富,市场极为繁荣。对中国后发优势多有研究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分析,中国和发达国家在传统成熟产业上的差距还很大。我们整个产业水平还是中低端,得进入中高端,从中高端还可以进入到高端,后发优势还很大。我们产业升级空间还很大,技术创新的空间还很大。这一看法不无道理。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